[發明專利]一種基于GIS的橋梁防撞監測管理系統及監測管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14191.0 | 申請日: | 2017-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03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波;王翔;朱治寶;汪正興;伊建軍;荊國強;馬長飛;柴小鵬;劉鵬飛;孫家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3/02 | 分類號: | G08G3/02 |
| 代理公司: | 11221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衛東 |
| 地址: | 430034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gis 橋梁 監測 管理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基于GIS的橋梁防撞監測管理系統,用于同時對多個橋梁進行防撞監測管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與橋梁數量相對應的子系統,且每一橋梁上均設有一所述子系統,所述子系統包括一數據采集裝置和多個船舶信息采集裝置,且每一橋墩上設有一用于采集船舶數據并將船舶數據發送給數據采集裝置的船舶信息采集裝置,所述船舶信息采集裝置包括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雷達或紅外攝像機的一種或幾種,所述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獲取的船舶數據包括:船舶地理位置的經緯度和船舶的航行速度;所述雷達獲取的船舶數據包括:船舶與橋墩的相對位置坐標、船舶的航行速度和船舶在水面以上的高度;所述紅外攝像機獲取的船舶數據包括:船舶與橋墩的相對位置坐標和船舶的航行速度;
與所有所述數據采集裝置信號連接的數據存儲裝置,所述數據存儲裝置用于接收和存儲所有橋梁上數據采集裝置的船舶數據;
與所述數據存儲裝置信號連接的數據處理裝置,所述數據處理裝置包括地理信息系統GIS,所述地理信息系統獲取所述數據存儲裝置存儲的船舶數據,并根據船舶數據計算船舶與橋墩是否會發生碰撞;
報警裝置,其根據數據處理裝置計算結果發出報警信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的橋梁防撞監測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檢測水位高度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設于橋墩底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的橋梁防撞監測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存儲裝置為云計算數據中心。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的橋梁防撞監測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理信息系統還可用于顯示船舶數據。
5.一種使用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橋梁防撞監測管理系統的橋梁防撞監測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船舶信息采集裝置獲取船舶數據,并將船舶數據發送至數據采集裝置;
S2:數據采集裝置采集同一橋梁上所有船舶信息采集裝置獲取的船舶數據;
S3:數據存儲裝置接收和存儲所有數據采集裝置的船舶數據;
S4:數據處理裝置獲取數據存儲裝置存儲的船舶數據,并判斷船舶行駛位置是否偏離航道從而判斷船舶與橋墩是否會發生碰撞;
S5:若判斷結果為船舶與橋墩會發生碰撞,則報警裝置發出報警信號。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橋梁防撞監測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還包括:所述船舶信息采集裝置包括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雷達和紅外攝像機,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通過航行船舶電臺獲取船舶地理位置的經緯度和船舶的航行速度,雷達通過實時掃描測量獲取船舶與橋墩的相對位置坐標、船舶的航行速度和船舶在水面以上的高度,紅外攝像機通過圖像識別獲取船舶與橋墩的相對位置坐標和船舶的航行速度。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橋梁防撞監測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雷達和紅外攝像機獲取的船舶數據不一致時,優先使用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獲取的船舶數據,若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獲取的船舶數據出現缺失時,優先使用雷達獲取的船舶數據。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橋梁防撞監測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下步驟:壓力傳感器檢測水位高度,結合壓力傳感器到橋梁底部的高度,計算出橋梁底部到水面之間的距離。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橋梁防撞監測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當雷達檢測出的船舶在水面以上的高度大于橋梁底部到水面之間距離時,報警裝置發出紅色報警,否則,當船舶在水面以上的高度超過橋梁底部到水面之間距離的三分之二時,報警裝置發出黃色預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1419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