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大豆組合苗篩選耐鹽基因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13611.3 | 申請日: | 2017-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81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姚陸銘;王彪;蘇彤;盧欣欣;邢茂玉;李瑤;武天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7/06 | 分類號: | A01G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鄭立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大豆 組合 篩選 基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大豆組合苗篩選大豆耐鹽基因的方法,步驟包括大豆籽粒消毒、培養后獲取大豆地上部分外植體;對地上部分外植體進行根系的誘導培養,獲得組合苗;對完整的組合苗進行鹽脅迫,篩選后進行耐鹽基因性狀鑒定。本發明的方法整體操作簡單,效率高,效果好,能夠快速篩選大豆耐鹽基因,有利于改良大豆種質資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大豆組合苗篩選耐鹽基因的方法。
技術背景
耕地鹽堿化是目前我國農業生產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其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生產及糧食安全。培養耐鹽堿的作物新品種是面對鹽堿化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培育大豆耐鹽新品種對于進一步提高大豆產量具有重要意義。篩選耐鹽大豆資源并從中尋找耐鹽關鍵基因是培育耐鹽材料的快速直接的方法,并對探究大豆耐鹽機理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由于大豆遺傳轉化困難,轉化率低,轉化周期長導致耐鹽基因功能鑒定效率低下。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簡便快速利用組合苗鑒定大豆耐鹽基因功能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利用大豆組合苗篩選耐鹽基因的方法,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該方法包括:
1)大豆籽粒經消毒、培養后獲取大豆地上部分外植體;
2)對地上部分外植體進行根系的誘導培養,獲得組合苗;
3)對完整的組合苗進行鹽脅迫篩選,鑒定耐鹽基因。
進一步地,步驟1中,挑取成熟飽滿表皮無病變的大豆籽粒進行表面消毒后,種植于珍珠巖中并澆灌Hoagland營養液,使其生長至第一對三出復葉完全展開。
優選地,大豆籽粒消毒為使用氯氣,在靜置條件下消毒16-20小時。進一步優選地,將籽粒在無菌條件下通風10-20分鐘。
優選地,珍珠巖使用前需經過10-20分鐘消毒,消毒溫度為127℃。
進一步地,在大豆植株子葉節下方2-3cm處沿斜下30度角度將大豆植株切斷,獲得大豆地上部分外植體。
進一步地,在步驟2中,將4-7ml利用1/4MS基礎鹽(basalt salt)液體培養基重懸的含有待鑒定基因的發根農桿菌k599菌液滴加至巖棉塊中,之后將步驟1中獲得的大豆植株地上部分外植體下部垂直插入該巖棉塊中部,使植株下部沒入巖棉塊2-2.5cm。
優選地,在步驟2中,巖棉塊的大小為3cm×3cm×3cm,其中一面戳一個直徑2mm,深度1.5-2cm的孔。
進一步地,在步驟2)中,將插有大豆植株地上部分的巖棉塊放入潔凈保濕盒中過夜保濕,第二天拿下保濕盒上蓋,直到豆苗全部出現萎蔫后,加入無菌1/4MS basal salt溶液,蓋上保濕盒,直到豆苗恢復正常狀態。適當添加無菌的去離子水保持巖棉塊濕潤。2周后用鑷子輕輕撕下巖棉塊,除去非切口處的根,獲得大豆組合苗。
進一步地,步驟3中,將獲得的大豆組合苗轉移到含有滅菌后的蛭石及珍珠巖的小花盆中,加入適當地Hoagland營養液。其中,蛭石/珍珠巖=3:1,小花盆直徑10cm,高9cm。
進一步地,步驟3)中,對大豆組合苗進行鹽脅迫處理,對組合苗的地上部分及再生根進行耐鹽基因表達鑒定。
進一步地,上述鹽脅迫為:每天用50ml 100mmol/L的NaCl溶液澆灌1周,1周后對組合苗的地上部分及再生根進行鑒定。
進一步地,使用大豆品系為東農47,天隆1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136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