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丁香喬木化的繁育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010427.3 | 申請日: | 2017-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81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全洪;蘭杰;高歡歡;周文晶;孟亞梅;司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仲頤凱業(yè)園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6 | 分類號: | A01G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王偉鋒,劉鐵生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維吾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丁香 喬木 繁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園林植物品種改良、優(yōu)化的嫁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丁香喬木化的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丁香為木犀科,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丁香原產(chǎn)中國華北地區(qū),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丁香花喜充足陽光,也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丁香不僅具有較好的觀賞特性和園林用途。丁香屬植物主要應用于園林觀賞,因其具有獨特的芳香、碩大繁茂之花序、優(yōu)雅而調和的花色、豐滿而秀麗的姿態(tài),在觀賞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為國內外園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可叢植于路邊、草坪或向陽坡地,或與其它花木搭配栽植在林緣,也可在庭前、窗外孤植,或將各種丁香穿插配植,布置成丁香專類園。丁香對二氧化硫和氟化氫等多種有毒氣體,都有較強的凈化作用,因此也是工礦區(qū)綠化環(huán)境的良好材料。它還具有較好的實用性。例如,丁香的花可提制芳香油,嫩葉可代茶。它還有一定的醫(yī)療保健作用。比如,白花丁香性味味苦,性寒,歸經(jīng)歸心經(jīng),主治用于心煩失眠,頭痛健忘。小葉丁香具有消炎、鎮(zhèn)咳、治療肝炎和肝硬化的療效。
小葉丁香,別稱四季丁香、二度梅、野丁香,屬于木犀科,丁香屬,生長習性喜陽,喜土壤濕潤而排水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強,耐干旱,且分布較廣,小葉丁香枝葉繁茂、花色淡雅而清香,市園林綠化、美化、香化的重要樹種,故庭園廣為栽培供觀賞,為庭園中之珍品。還具有一定的醫(yī)療保健作用,在豫西部分地區(qū),民間將其作為藥茶,即用小葉丁香的花壓實晾干后泡茶飲用,具有消炎、鎮(zhèn)咳、治療肝炎和肝硬化的療效。因此選擇一種好的嫁接方法來延續(xù)它的花期并提高它的觀賞性、抗逆性,擴大丁香的栽植范圍是比較關鍵的。嫁接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劈接、切接、合接等。
但是,目前小葉丁香嫁接的時間多為6月下旬至7月中旬,由于受到傷流的影響,嫁接成活率較低;并且砧木多用相同屬類的歐洲丁香、大葉女貞或小葉女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還有具體的操作細節(jié)影響了嫁接的成活率和后期樹苗的長勢。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新的丁香喬木化的繁育方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將灌木狀的小葉丁香喬木化,并且操作簡便、成活率高、樹苗長勢好的不同屬類丁香喬木化的嫁接繁育方法。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丁香喬木化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嫁接時間:春天,砧木尚未發(fā)芽前,樹液即將開始流動時;
選取砧木:選用大葉白蠟作為砧木;
處理砧木:在砧木主干的光滑、順直處剪去砧木上部,并削平斷面;
選取接穗:選取小葉丁香發(fā)育枝條作為接穗;
處理接穗:將接穗下部相對的兩側,各削1個削面;
嫁接:將砧木斷面處的樹皮向下劃一條豎口,剝開豎口處樹皮,再將接穗插入豎口,并扎緊嫁接部位。
進一步的,所述大葉白蠟為長勢良好、無病蟲害、胸徑2-4cm、高2.5-3.5m、3-5年生的大葉白蠟實生苗;
所述斷面位于砧木高2-2.5m處,削平斷面后再疏除砧木上其余枝條;
所述接穗為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長3-5cm、粗3-5mm,具有1-2個芽點的灌木型小葉丁香發(fā)育枝條;
所述削面長1-1.5cm,并兩側削面的長度不等,接穗下部呈楔形;所述接穗削切完畢后應立即進行嫁接。
進一步的,所述嫁接包括:
在砧木斷面下部的樹皮上選取一個光滑處,劃一條長3-5cm的豎口,且深達木質部,剝開豎口處樹皮,將接穗中較大的削面貼向砧木內側,輕輕插入豎口,上部露出0.1-0.3cm的削面;
用塑料薄膜帶自下而上扎緊嫁接部位。
進一步的,所述嫁接完成后,還包括砧木管理:
每隔6-8天清除一次大葉白蠟的萌芽,以確保接穗生長;
待接穗新芽長至5-20cm時,去掉塑料薄膜帶。
進一步的,所述嫁接完成后,還包括灌水的管理:
嫁接后及時灌水,20-30天灌水一次,每次土壤的滲水深度為30-50cm。
進一步的,所述砧木削平斷面后其上保留1-2個芽點。
進一步的,所述的每個砧木上接1-2個接穗。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fā)明在砧木尚未發(fā)芽前樹液將開始流動時嫁接,嫁接苗木傷流少或沒有傷流,嫁接成活率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仲頤凱業(yè)園林有限公司,未經(jīng)新疆仲頤凱業(yè)園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104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丁香喬木化的繁育方法
- 下一篇:一種荔枝高接換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