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表帶、智能手表和復合表帶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10400.4 | 申請日: | 2017-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8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齊磊;唐育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4C5/00 | 分類號: | A44C5/00;G04G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青年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350 | 代理人: | 吳桂華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表帶 智能 手表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表帶和智能手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表帶、智能手表和復合表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其表帶一般是采用單一材質,比如軟膠、皮革、金屬和尼龍等。然而因為使用材質的差異,造成不同材質表帶體現出不同佩戴使用體驗,并且有各自優缺點。很難在同一材質上滿足多方面需求。比如軟膠表帶:使用壽命較長、易于制造、可反復清洗,可是不透氣,貼合皮膚容易出汗甚至會造成皮膚過敏。超纖、皮革材質等天然材質,貼合皮膚且自然透氣,有良好的佩戴舒適度,但壽命耐用度欠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復合表帶、智能手表和復合表帶的制造方法,其佩戴舒適度佳且使用壽命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表帶,包括抗拉外層,還包括透氣內層,所述透氣內層設置于所述抗拉外層的內側。
可選地,所述抗拉外層的內側沿長度方向設置有容納槽,所述透氣內層設置于所述容納槽內。
可選地,所述透氣內層凸出于所述容納槽。
可選地,所述抗拉外層的背面設置有沿長度方向的加厚條,所述加厚條上設置有貫穿于所述抗拉外層的卡扣孔,所述透氣內層設置有套于所述加厚條外側的避空孔。
可選地,所述加厚條的端面低于所述透氣內層的內側。
可選地,所述透氣內層粘接于所述抗拉外層,或者,所述透氣內層縫于所述抗拉外層。
可選地,所述抗拉外層采用硅膠、TPU、TPE或TPSIV制成。
可選地,所述透氣內層采用真皮、革、尼龍或布料或超纖材料制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智能手表,包括表盤,所述表盤連接有上述的復合表帶。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復合表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抗拉外層,制備透氣內層,將所述透氣內層連接于所述抗拉外層的內側。
本發明所提供的復合表帶、智能手表和復合表帶的制造方法,復合表帶的抗拉外層(軟膠材質等抗拉強度佳的材質)在表帶外側,承受表帶主體抗拉及變形強度,同時在臟污時即可直接擦拭和水洗,起到增加表帶使用壽命的作用,透氣內層(超纖或皮革等親膚材質)在表帶內側,與手臂皮膚直接接觸,具有良好的觸感及環保無毒性,并且由于超纖或皮革的透氣滲水性,在手臂出汗的情況下也能吸收汗水,避免汗水發黏及不透氣導致的紅疹及過敏反應,用戶體驗佳。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復合表帶的分解平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復合表帶的后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復合表帶的主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復合表帶中透氣內層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復合表帶,包括抗拉外層1,還包括透氣內層2,透氣內層2設置于抗拉外層1的內側,透氣內層2可以采用親膚材料制成,貼合皮膚且自然透氣,其佩帶時舒適性佳,抗拉外層1可以采用結構強度佳的柔性材料制成,通過將透氣內層2設置于抗拉外層1的內側,在提升佩戴舒適度下,還保證了使用壽命,用戶體驗佳。具體地,透氣內層2可以通過粘接層3粘接于抗拉外層1,粘接物可為膠水等。或者,透氣內層2也可以縫于抗拉外層1的容納槽內,使兩種材質優點得以相得益彰,缺點得以相互彌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104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