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生態島嶼構建的濱海低洼鹽堿地綜合治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10131.1 | 申請日: | 2017-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66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夏江寶;王貴霞;陳印平;趙西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濱州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B77/00 | 分類號: | A01B77/00;A01K63/00;E02B1/00;A01G22/0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張桂松 |
| 地址: | 256600 山東省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生態 島嶼 構建 濱海 低洼 鹽堿地 綜合治理 系統 | ||
1.一種基于生態島嶼構建的濱海低洼鹽堿地綜合治理系統,以濱海地區中度鹽堿化地段為實施對象,其特征在于:(1)在濱海低洼地,采用工程整地措施,構建“|—|”型水渠:(2)“—”型水渠內設置生物池,兩側均修筑臺田;所述“—”型水渠通過四個隔斷均勻間隔為三個生物池,隔斷修整為操作道路,隔斷底部淹水處用石材鋪墊,且與“—”型水渠連接的隔斷,鋪設100目的尼龍絲網;生物池中上部2/3水深位置處留有2-3個管道,管道直徑為60cm;生物池水分來源以原低洼地蓄集水為主,同時匯集農田灌溉和降雨入滲水分;生物池中依據水的咸度來進行蝦類和魚類的養殖;(3)臺田外圍設置平行于“—”型水渠且長度對應的條田;所述臺田以農林業種植為主,條田以防護林植物材料營建為主;(4)兩個“|”型水渠外側均修筑條田;所述條田寬度依據主、副林帶的寬度來確定,營建主林帶的條田寬度為8m,營建副林帶的條田寬度為6m,條田或臺田面距離水渠底部的垂直距離為5-6m;所述“—”型水渠路面以上以及臺田的斜坡段,以種植鹽生或耐鹽植物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為主;所述營建主林帶的條田配置以栽植喬木為主的喬灌混交防護林帶;營建副林帶的條田配置以營建灌木為主的灌草混交防護林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態島嶼構建的濱海低洼鹽堿地綜合治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水渠、臺田、條田的數量配比為1:2:4,且條田和臺田以水渠作為隔斷進行分割,呈現“島嶼”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態島嶼構建的濱海低洼鹽堿地綜合治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水渠和“|”型水渠的長度比為2:1,寬度和深度保持一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態島嶼構建的濱海低洼鹽堿地綜合治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條田和臺田周圍均設置適當的田埂,上寬0.5m,下寬1.0m,高度0.5m,坡度比0.75。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態島嶼構建的濱海低洼鹽堿地綜合治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水渠的長度為300m,“|”型水渠的長度為150m,兩者的寬度均為60m,渠底距離路面均為4m,水深均為2-3m,坡度比均為0.7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濱州學院,未經濱州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1013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拖拉機懸掛快速掛接裝置
- 下一篇:一種利用太陽能效應的主動式鹽堿地脫鹽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