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話免打擾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09883.6 | 申請日: | 2017-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911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饒學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725 | 分類號: | 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青年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350 | 代理人: | 吳桂華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話 打擾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話免打擾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手機等通信設備已經越來越普及,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此同時如微信、QQ、微博等應用程序也廣為普及,尤其是對于微信、QQ這類通訊類的應用程序,不但有一對一的對話窗口,還具備多人的群聊窗口,群聊人數較多時,群聊窗口中會不停地彈出群消息,手機會頻頻地發出提示音,對于非通話時段,提示音起到提示查看消息的功能,但是在用戶使用手機進行通話時段,后臺發出的提示音會擾亂雙方的通話內容,尤其是群消息,提示音更是接連不斷,嚴重影響雙方的通話,并且對于通話的另一方而言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話免打擾方法及系統,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通話過程中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會擾亂雙方通話的問題。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話免打擾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在通話過程中,關閉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
在通話結束后,開啟所述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話免打擾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第一關閉單元,用于在通話過程中,關閉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以及
第一開啟單元,用于在通話結束后,開啟所述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
本發明實施例在通話過程中,自動進入免打擾模式,關閉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避免通話過程中干擾到通話的雙方,另外當通話結束后手機自動退出免打擾模式,同時恢復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無需手動開啟,操作非常的人性化,用戶體驗感強。相反,如果未有向外撥打電話或接聽來電,即手機沒有處在通話狀態時,則手機不會進入免打擾模式,即不會關閉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通話免打擾方法的實現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通話免打擾方法的實現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通話免打擾方法的實現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通話免打擾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通話免打擾系統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六提供的通話免打擾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現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通話免打擾方法的實現流程圖,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在步驟S101中,在通話過程中,關閉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
在步驟S102中,在通話結束后,開啟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判斷手機當前是否有向外撥打電話或接聽外面的來電,如果有,在通話開始時,則自動進入免打擾模式,關閉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例如,微信、QQ、易信等應用程序的提示音以及微博、淘寶等應用程序中通知的提示音,避免通話過程中干擾到通話的雙方。相反,如果未有向外撥打電話或接聽外面的來電,則手機不會進入免打擾模式,不會關閉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通話結束后手機自動退出免打擾模式,同時恢復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無需手動開啟,操作非常的人性化,用戶體驗感強。
實施例二:
圖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通話免打擾方法的實現流程圖,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在步驟S201中,預先選定所需關閉提示音的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
在步驟S202中,在通話過程中,關閉預先選定的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
在步驟S203中,在通話結束后,開啟預先選定的短消息以及應用程序的提示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98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通過智能電器進行通信的方法及智能電器
- 下一篇:用戶裝置和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