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鋁材沖壓保護膜脫膜藥水及脫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09667.1 | 申請日: | 2017-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298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明(設計)人: | 曾德鋒;孫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臺立訊精密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G5/032 | 分類號: | C23G5/032;C25D11/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陳忠輝 |
| 地址: | 22422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沖壓 保護膜 藥水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鋁合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鋁材沖壓保護膜的脫膜藥水及脫膜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鋁合金有很多優良的物理化學性能,因此被應用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尤其是日漸流行的手機,目前市場上幾乎80%手機,其電池蓋都是采用鋁合金。這類產品在加工過程中,先將鋁合金板材進行噴砂再沖壓,再進行陽極氧化等處理。沖壓之前,需要在其表面覆蓋一層保護膜,以防止在沖壓過程中對板材表面造成損傷,因而,后續進行陽極氧化等工藝處理之前,需要將表面的保護膜去除。
目前,主要通過人工手撕膜或者藥水脫膜實現。人工手撕膜耗時較長,且在使用工具過程中容易造成產品表面的劃傷;而采用藥水脫膜的技術并不成熟,首先要配制合適的脫膜藥水,其次要找到合適的工藝處理條件。比如,將待脫膜手機殼半成品浸泡于脫膜藥水,時間短易留下覆膜接觸面的殘膠,時間長則易造成腐蝕。因此,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研究出一種鋁材沖壓保護膜的脫膜藥水及脫膜方法是很有意義的技術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鋁材沖壓保護膜脫膜藥水及脫膜方法,以確保最終產品的品質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鋁材沖壓保護膜脫膜藥水,所述脫膜藥水包括二氯甲烷、甲酸和乙醇,其配比為二氯甲烷:甲酸:乙醇=(5~7):(4~2):1,原液使用。
進一步地,上述鋁材沖壓保護膜脫膜藥水,其中:所述脫膜藥水配比為二氯甲烷:甲酸:乙醇=6:3:1,原液使用。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鋁材沖壓保護膜的脫膜方法,采用上述鋁材沖壓保護膜脫膜藥水,包括以下步驟:
(1)將鋁材浸泡于藥水中,藥水的溫度為18~25℃,浸泡時間為7~9min;
(2)將鋁材進行水洗,水洗至鋁材表面無藥水。
本發明技術方案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主要體現在:
1)本發明可以替代人工手撕操作,有效脫除鋁材沖壓保護膜,其過程簡單,條件溫和,處理時間較短;
2)經過處理之后,鋁合金工件表面既無殘膠,又無腐蝕現象。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型鋁材沖壓保護膜的脫膜藥水及脫膜方法,脫膜藥水的成分及配比為:二氯甲烷:甲酸:乙醇=(5~7):(4~2):1,原液使用;優選地,藥水的配比為6:3:1。脫膜步驟包括藥水浸泡和水洗兩個過程,浸泡過程中,藥水的溫度為18~25℃,浸泡時間為7~9min。
實施例1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鋁材沖壓保護膜的脫膜藥水及脫膜方法,包括藥水浸泡和水洗兩個步驟,藥水配比為:二氯甲烷:甲酸:乙醇=6:3:1。
在脫膜浸泡過程中,藥水溫度為18℃,浸泡時間為7min,然后水洗至鋁材表面無藥水。經檢測,鋁材表面無殘膠,無腐蝕,達到理想效果。
實施例2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鋁材沖壓保護膜的脫膜藥水及脫膜方法,包括藥水浸泡和水洗兩個步驟,藥水配比為:二氯甲烷:甲酸:乙醇=6:3:1。
在脫膜浸泡過程中,藥水溫度為18℃,浸泡時間為9min,然后水洗至鋁材表面無藥水。經檢測,鋁材表面無殘膠,無腐蝕,達到理想效果。
實施例3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鋁材沖壓保護膜的脫膜藥水及脫膜方法,包括藥水浸泡和水洗兩個步驟,藥水配比為:二氯甲烷:甲酸:乙醇=6:3:1。
在脫膜浸泡過程中,藥水溫度為25℃,浸泡時間為7min,然后水洗至鋁材表面無藥水。經檢測,鋁材表面無殘膠,無腐蝕,達到理想效果。
實施例4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鋁材沖壓保護膜的脫膜藥水及脫膜方法,包括藥水浸泡和水洗兩個步驟,藥水配比為:二氯甲烷:甲酸:乙醇=6:3:1。
在脫膜浸泡過程中,藥水溫度為25℃,浸泡時間為9min,然后水洗至鋁材表面無藥水。經檢測,鋁材表面無殘膠,無腐蝕,達到理想效果。
比較例1
藥水配比為:二氯甲烷:甲酸:乙醇=6:3:1。在脫膜浸泡過程中,藥水溫度為12℃,浸泡時間為7min,水洗至鋁材表面無藥水。經檢測,鋁材表面仍有殘膠,脫膜效果不理想。
比較例2
藥水配比為:二氯甲烷:甲酸:乙醇=6:3:1。在脫膜浸泡過程中,藥水溫度為30℃,浸泡時間為9min,水洗至鋁材表面無藥水。經檢測,鋁材表面出現腐蝕。
比較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臺立訊精密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東臺立訊精密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96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