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產褐藻膠裂解酶的海洋弧菌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08519.8 | 申請日: | 2017-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16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偉治;律倩倩;張柯柯;李智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9/88;C12P19/00;C12R1/63 |
| 代理公司: | 青島海昊知識產權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慶國 |
| 地址: | 266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產 褐藻 裂解 海洋 弧菌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株高產褐藻膠裂解酶的海洋燦爛弧菌(Vibiro splendidus)OU02株,其保藏編號為CGMCC No.13478。本發明所篩選的燦爛弧菌(Vibiro splendidus)OU02株用于生產制備褐藻膠裂解酶。本發明所篩選的燦爛弧菌OU02株所產生的褐藻膠裂解酶可以降解褐藻膠產生具有潛在生物學活性的褐藻寡糖,該微生物發酵周期短,酶活性高,且多數活性為胞內酶活,有利于樣品的收集及保存,為后續的工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益微生物篩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產褐藻膠裂解酶的海洋弧菌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褐藻膠是由α-L-古洛糖醛酸(G)和β-D-甘露糖醛酸(M)通過1,4-糖苷鍵,按照不同的組合方式構成的非均聚線性分子。褐藻膠裂解酶通過β-消除反應,催化單體間的1,4-糖苷鍵,在非還原端的C4、C5之間形成不飽和雙鍵,該雙鍵在235nm處有最大吸光值。在酶活測定中,主要通過OD235紫外吸收法檢測不飽和雙鍵的產生和薄層層析法(TLC)測定降解產物的均一性。
目前褐藻膠裂解酶,尤其是內切型褐藻膠裂解酶,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生產褐藻膠寡聚糖、研究褐藻膠的精細結構以及制備紅藻和褐藻的原生質體。此外,褐藻膠裂解酶通過降解細菌生物膜上的多糖,在治療囊性纖維化方面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褐藻膠裂解酶還可應用于褐藻膠發酵生產生物乙醇,但目前所使用的褐藻膠裂解酶存在著產物均一性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高產褐藻膠裂解酶的菌株,其降解褐藻膠的產物均一性高,從而推動褐藻膠寡糖的制備及應用,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高產褐藻膠裂解酶的海洋燦爛弧菌(Vibriosplendidus)OU02株,該微生物保存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的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號為CGMCC No.13478,保藏日期為2016年12月22日。
本發明所篩選的燦爛弧菌(Vibiro splendidus)OU02株用于生產制備褐藻膠裂解酶;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誘導上述海洋弧菌表達產生褐藻膠裂解酶的培養基,培養基的基本碳源為褐藻膠;
作為實施例的一種具體記載,一種培養基的具體配比如下:褐藻膠2g/L,酵母粉0.5g/L,蛋白胨2.5g/L,海水溶解并調節pH 7.6-7.8。
本發明再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制備褐藻膠裂解酶的方法。
本發明所篩選的燦爛弧菌OU02株還用來發酵生產褐藻寡糖。
本發明所篩選的燦爛弧菌OU02株所產生的褐藻膠裂解酶可以降解褐藻膠產生具有潛在生物學活性的褐藻寡糖,該微生物發酵周期短,酶活性高,且多數活性為胞內酶活,有利于樣品的收集及保存,為后續的工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附圖說明
圖1:TLC檢測細胞裂解物酶活測定圖,其中1.未加胞內酶對照樣品;2.加酶樣品;3.未加膜上提取酶對照;4.加酶;
圖2:本發明篩選的菌株的生長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從具有產生高活性褐藻膠裂解酶的海洋無脊椎動物的消化腺來源的共生微生物中進行篩選,獲得了一株能夠產生專一性的褐藻膠裂解酶的微生物菌株,從而促成了本發明。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微生物的篩選及鑒定
1、微生物的篩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851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拋磨機
- 下一篇:一種激光熱輔助硬脆材料高效磨削實驗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