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螺旋霉素生產中的廢菌體處理方法及廢菌體循環利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07488.4 | 申請日: | 2017-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771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儉國;孟新梅;侯虹;任真;邢繼紅;陳金春;王建國;趙臻;張琪;孫玉杰;鮑金慶;李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方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06 | 分類號: | C12N1/06;C12P19/62;C12R1/4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興智翔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衛芹 |
| 地址: | 463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旋 霉素 生產 中的 菌體 處理 方法 循環 利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螺旋霉素生產中的廢菌體處理方法及廢菌體循環利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a、將螺旋霉素生產發酵液的pH調節至4.0?6.5,使用陶瓷膜進行過濾,獲得被陶瓷膜截留的濃縮液;b、將溶菌酶加入到所述濃縮液中,得到溶菌酶反應液;c、將蛋白酶加入到所述溶菌酶反應液中,得到蛋白酶反應液;d、將所述蛋白酶反應液進行噴霧干燥,得到廢菌粉;還包括將所得廢菌粉替代螺旋霉素發酵生產中的有機氮源進行發酵生產。所述方法可以使廢菌體達到能夠作為發酵原料的條件并回歸到原產品生產中去,避免廢菌體外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抗生素發酵生產領域,具體涉及螺旋霉素發酵生產中的廢菌體處理方法和廢菌體循環利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對于抗生素生產廢菌渣的處理主要有:高溫焚燒(國家要求);通過微生物處理做生物肥料以及其他處理方法。高溫焚燒的局限性在于設備投資并且運營費用昂貴,企業負擔大大增加,如果焚燒不徹底會產生二次環境污染。使用微生物處理生產生物肥料,則不能排除抗生素或者類似物進入環境循環的可能。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螺旋霉素生產中的廢菌體處理方法,通過加入溶菌酶、蛋白酶以及噴霧干燥步驟得到廢菌粉,從而避免了高溫焚燒和微生物處理廢菌體對環境的污染。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螺旋霉素生產中的廢菌體循環利用方法,從而使得廢菌體能夠作為發酵原料回歸到原產品生產中去,避免廢菌體外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螺旋霉素生產中的廢菌體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螺旋霉素生產發酵液的pH調節至4.0-6.5,使用陶瓷膜進行過濾,獲得被陶瓷膜截留的濃縮液;
b、將溶菌酶加入到所述濃縮液中,得到溶菌酶反應液;
c、將蛋白酶加入到所述溶菌酶反應液中,得到蛋白酶反應液;
d、將所述蛋白酶反應液進行噴霧干燥,得到廢菌粉。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螺旋霉素生產中的廢菌體的循環利用方法,包括上述廢菌體處理方法,還包括將所述廢菌體處理方法所得廢菌粉替代螺旋霉素發酵生產中的有機氮源進行發酵生產。
上述廢菌體處理方法或循環利用方法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使用酸將螺旋霉素生產發酵液的pH調節至4.0-6.5,其中所述酸為草酸、鹽酸和硫酸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的,所述酸為硫酸或鹽酸。
上述廢菌體處理方法或循環利用方法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陶瓷膜的過濾孔徑為5-50納米,優選的,所述陶瓷膜的過濾孔徑為20-50納米。
上述廢菌體處理方法或循環利用方法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驟b中,每升所述濃縮液中加入所述溶菌酶2×105-1×107U,優選為1×106-2×106U,保持溫度25-50℃,優選為30-35℃,反應2-6小時,優選為3-4小時,得到所述溶菌酶反應液。
上述廢菌體處理方法或循環利用方法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將所述溶菌酶加入到所述濃縮液之前,將所述濃縮液升溫至25-50℃,優選為30-35℃。
上述廢菌體處理方法或循環利用方法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驟c中,所述蛋白酶為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或堿性蛋白酶,優選為堿性蛋白酶或中性蛋白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方藥業有限公司,未經天方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748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微生物凍干保護劑
- 下一篇:一種微藻的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