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密封導向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06876.0 | 申請日: | 2017-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41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周建棟;杜興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萬向馬瑞利減震器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36 | 分類號: | F16F9/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陳繼亮 |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密封 導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導向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密封導向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導向器中無密封環,如圖1所示,對油液不起密封作用。現有的減震器對油液的密封全部由油封來承擔,即活塞桿隨車輛振動在缸筒內往復運動,活塞桿拉伸時把減震器油液從外腔吸入內腔,壓縮時把油液從內腔排到外腔,這樣油液反復沖擊油封,造成油封長期受大量油液沖擊,以損壞而導致油液泄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新型密封導向器,通過在導向器中設置密封環,在提高減震器密封作用的同時,主要用來遏制油液對油封的沖擊,以提高油封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包括導向器體、密封環、導向器襯套,所述的導向器體的上端面與油封相接觸,導向器體的內側開設有凹槽,密封環裝入在導向器體所開設的凹槽內,導向器襯套壓入在導向器體的內側,并與導向器體呈過盈配合連接,導向器體的下端面與減震器油相接觸;所述的密封環和導向器襯套與活塞桿相接觸。
作為優選,所述的密封環與導向器襯套相接觸,且密封環位于導向器襯套之上,油封位于密封環的上端,該油封和密封環構成雙重密封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的密封環的內側面與導向器襯套的內側面處于同一平面,并與活塞桿呈活動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在傳統的導向器中多設置一個密封環,其優勢在于導向其中的密封環對油液的沖擊進行早期遏制,減小了油液對油封的沖擊,即更可靠的防止了漏油現象,又提高了油封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現有的密封導向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密封導向器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密封導向器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1、導向器體;2、密封環;3、導向器襯套;4、油封;5、減震器油;6、活塞桿;11、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的介紹:如附圖2、3所示,本發明包括導向器體1、密封環2、導向器襯套3,所述的導向器體1的上端面與油封4相接觸,導向器體1的內側開設有凹槽11,密封環2裝入在導向器體1所開設的凹槽11內,導向器襯套3壓入在導向器體1的內側,并與導向器體1呈過盈配合連接,導向器體1的下端面與減震器油5相接觸;所述的密封環2和導向器襯套3與活塞桿6相接觸。
所述的密封環2與導向器襯套3相接觸,且密封環2位于導向器襯套3之上,油封4位于密封環2的上端,該油封4和密封環2構成雙重密封結構。
所述的密封環2的內側面與導向器襯套3的內側面處于同一平面,并與活塞桿6呈活動連接。
本發明的裝配過程為:密封環2先裝入導向器體1后再將導向器襯套3壓入導向器體1,密封環2和導向器襯套3與活塞桿6相接觸,活塞桿6在上下往復運動時,密封環2對油液早期進行遏制,只有少量減震器油液出來,使油封4受到的油液沖擊較小這樣就延長了油封4的壽命,從而提高了減震器的壽命。
為減小減震器在工作時油液對油封4的反復沖擊,延長油封4以及減震器的使用壽命,本發明從與油封4相配合的導向器入手,預先設置一道密封工序,即在導向器體1中增加一密封環2,減震器在工作時,導向器體1中的密封環2首先對油液起到密封的作用,從而減小了油液對油封4的沖擊作用;再則密封環2和油封4的雙重密封作用使減震器的工作更加可靠,增強了防止油液泄露的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萬向馬瑞利減震器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未經浙江萬向馬瑞利減震器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68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