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絨面革的加工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06106.6 | 申請日: | 2017-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27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劍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圣大皮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N3/14 | 分類號: | D06N3/14;D06N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邢永 |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絨面革 表面 處理 工藝 | ||
1.一種絨面革的表面處理工藝,其特征是:包括有如下的處理步驟:
步驟1:準備底布,在含浸槽內浸漬擠壓后預凝固;
步驟2:預凝固后的底布經水洗、135℃烘干、冷卻后收卷;
步驟3:步驟3中的底布涂覆輥涂漿料,高溫下發泡;
步驟4:發泡后的底布進行磨皮整理;
步驟5:磨皮后經涂覆蠟感處理劑后預凝固;
步驟6:預凝固后底布經烘箱烘干、收卷;步驟1中含浸漿料包括有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150~200份DMF,80~120份聚氨酯改性彈性體樹脂,5~10份的木質粉,5~10份的碳酸鈣,3~5份的色漿;步驟5中蠟感處理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30~40份聚氨酯樹脂、30~40份DMF、5~15份丁酮、1~5份消光粉、0.3~0.5份硅氧烷;所述消光粉選擇聚丙烯酰胺;所述硅氧烷選擇聚甲基硅氧烷或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蠟感處理劑中還包括有0.1~0.5份芥草酰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絨面革的表面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步驟3中的發泡溫度為135~15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絨面革的表面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步驟4中磨皮整理選擇150目的砂紙進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絨面革的表面處理工藝,其特征是:砂紙磨皮處理厚度消失0.05~1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絨面革的表面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步驟6中烘箱的溫度選擇120-1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圣大皮革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圣大皮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610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