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平壓平自動模切燙印機的驅動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05360.4 | 申請日: | 2017-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94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書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田縣誠遠印刷包裝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19/06 | 分類號: | B41F19/06;B41G1/02;F16H37/12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專利商標事務所13103 | 代理人: | 張云和 |
| 地址: | 0641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平 自動 模切燙印機 驅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印刷后序加工設備,特別是一種平壓平自動模切燙印機的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包裝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印后加工設備特別是平壓平自動模切燙印機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不僅對設備的生產精度的要求,而且對生產效率的要求也明顯提高。現有的傳動機構為曲軸-連桿機構驅動肘桿機構,模切燙印機需要完成壓凸和燙印兩個工步,在動平臺的最高點需要停留一段時間來保壓,曲軸-連桿機構無法在保證動平臺在最高點模切時有足夠的保壓時間;提高效率就要提高動平臺上升和下降的速度,這就需要提高傳動機構的轉速。單純的提高轉速,就會對影響燙銀的質量,燙印工藝是利用高溫高壓將電化鋁箔轉移在紙品上,若保壓時間太短,就不能徹底完成轉印工藝,造成漏燙;若加溫又會造成燒焦、無光澤等廢品的出現。所以目前所使用的平壓平自動模切燙印機的生產效率受到其傳動動機構的制約,采用曲軸-連桿機構驅動肘桿機構的自動模切燙印機的生產速度一直無法突破8000張/小時,影響了包裝行業的發展。現有傳動機構包括動平臺,上肘桿、下肘桿、連桿、曲軸等構件組成,曲軸做旋轉運動,連桿做往復運動,連桿帶動上、下肘桿做上下圓弧擺動,從而使動平臺做上下往復運動。由于連桿機構無法實現動平臺在模切工位靜止停留一段時間,只能通過加長連桿,使動平臺位于最高點時連桿擺動過死點位置,通過過死點來保壓,會產生悶車、影響速度和肘桿所受載荷過于集中,影響設備的穩定性和實用壽命。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02256579.5公開了一種平壓平自動模切燙印機的共軛凸輪轉換機構,包四組肘桿上軸與共軛凸輪傳動和四組下肘桿與凸輪傳動機構。該發明在動平臺的上升段通過四組共軛凸輪驅動肘桿上軸實現;在動平臺位于最高點,上下肘桿共線位于死點位置時,通過下降共軛凸輪驅動直角下肘桿實現,下降共軛凸輪在驅動下肘桿的內端時,會產生滾輪沖擊上升共軛凸輪的現象,使滾輪沖擊上升共軛凸輪的廓面,產生周期性的振動,影響自動模切燙印機的生產,影響設備的穩定性和實用壽命。同時,由于凸輪過多,運動副多,對下肘桿的約束力過多,從而使零件的加工精度成倍的提高,提高了成本,由于加工誤差和裝配誤差的存在,在工作時,會產生悶車、振動劇烈等現象,至今未被市場所認可。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CN202278603U公開了一種平壓平自動模切燙印機的雙共軛凸輪驅動機構,該發明包括兩組凸輪,每組凸輪包括兩個上升主動驅動凸輪和一個下降公共驅動凸輪,主動驅動凸輪驅動肘桿上的滾輪從而帶動上下肘桿擺動,使動平臺上升;在動平臺位于最高點,上下肘桿共線位于死點位置時,通過下降公共凸輪驅動與左右肘桿鉸接的兩組連桿公共點的滾輪,對兩組肘桿機構施加向力,使肘桿機構通過四點位置,上升驅動滾輪會產生對主動驅動凸輪的沖擊現象,使滾輪沖擊上升主動凸輪的廓面,產生周期性的振動,影響自動模切燙印機的生產,影響設備的穩定性和實用壽命。同時,由于凸輪過多、運動副多和兩組連桿的存在,對下肘桿的約束力過多,從而使零件的加工精度成倍的提高,提高了成本,由于加工誤差和裝配誤差的存在,在工作車時,同樣會產生悶車、振動劇烈等現象,至今未被市場所認可。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運行平穩、生產效率高的平壓平自動模切燙印機的驅動機構。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平壓平自動模切燙印機的驅動機構,包括機座,動平臺,動力裝置,所述機座與動平臺之間左右對稱設有前、后各兩組肘桿機構,每組肘桿機構包括上肘桿和通過連桿軸與上肘桿鉸接的下肘桿,所述前、后肘桿機構之間設有凸輪驅動機構,所述凸輪驅動機構包括傳動軸和置于傳動軸上的凸輪,凸輪與置于連桿軸上的滾輪配合;機座上設有與肘桿機構相對應的彈性裝置,所述彈性裝置置于肘桿機構的外側。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是:
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運行平穩,結構簡單,可靠性 穩定性好。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優化方案是:
所述凸輪傳動機構為左右對稱結構,傳動軸的中間設有蝸輪,蝸輪的左側設有第一和第二凸輪,第一凸輪位于傳動軸的左端,第一凸輪與置于左前連桿軸外端的左前滾輪配合;第二凸輪與置于左后連桿內端的左后滾輪配合;蝸輪的右側設有第三和第四凸輪,第三凸輪與置于右后連桿軸內端的右后滾輪配合,第四凸輪置于傳動軸的右端,第四凸輪與置于右前連桿軸外端的右前滾輪配合。
所述彈性裝置與每組肘桿機構對應布置,包括左前彈性裝置、左后彈性裝置和右前、右后彈性裝置。
所述彈性裝置包括彈簧,彈簧與彈簧座固接,彈簧座與機座固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田縣誠遠印刷包裝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玉田縣誠遠印刷包裝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536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燃機尾氣注入油氣層的增產系統及增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燙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