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公交車用太陽能吸附式空調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05136.5 | 申請日: | 2017-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704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程遠達;陳思宇;高敏;賈捷;張興惠;杜震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H1/32 | 分類號: | B60H1/32;B60H3/06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張彩琴 |
| 地址: | 030024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公交車 太陽能 吸附 空調器 | ||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吸附式制冷系統領域,具體是一種公交車用太陽能吸附式空調器,包括吸附式制冷裝置、太陽能集熱裝置、通風系統以及控制裝置。本發明所述的公交車用太陽能吸附式空調器采用雙床交替循環,可移動式吸附式制冷裝置在滿足供熱量的前提下,縮短循環周期,增強吸附的效率,實現連續制冷;且太陽能集熱板與吸附床直接接觸,減少能量傳遞的中間環節,降低無效熱損失,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公交車在行駛過程中,迎面風速能夠加強擾動,從而強化空氣與太陽能集熱板的對流換熱,保證吸附制冷循環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吸附式制冷系統領域,具體是一種公交車用太陽能吸附式空調器。
背景技術
太陽能作為一種取之不盡且無污染的自然能源,被認為是 21 世紀以后人類可期待的、最有希望的能源,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重視。目前,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已成為當前國際能源研究領域中的熱點,太陽輻射量與制冷量在季節高峰上的高度匹配使得太陽能制冷技術應用前景廣闊。
太陽能吸附式制冷采用天然工質作為制冷劑,利用低品位熱源驅動,具有結構簡單,無運轉部件,對環境友好以及有效利用低品位熱能等優點,與吸收式制冷機相比,吸附式制冷不需要溶液泵等附件,且不存在腐蝕和結晶現象。因此,從能源綜合利用和環保的角度來看,太陽能吸附式制冷是一種發展潛力巨大的制冷技術,在余熱和太陽能利用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夏季傳統的公交車空調系統消耗約占公交車總消耗的10%左右,這將直接導致運營成本的升高。并且燃油的額外消耗不利于目前能源危機的緩解,尾氣排量的增加對自然環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的公交車用空調系統能耗大、不利于節能減排及環境保護的問題,提供一種公交車用太陽能吸附式空調器。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公交車用太陽能吸附式空調器,包括吸附式制冷裝置、太陽能集熱裝置、通風系統以及控制裝置;
所述吸附式制冷裝置包括依次通過管路相連接的冷凝器、節流閥、蒸發器、第二閥門以及第一吸附床,第一吸附床與冷凝器之間的管路上串接有第一閥門,冷凝器通過第三閥門與第二吸附床相連通,第二吸附床通過第四閥門連接于蒸發器和第二閥門之間,所述第一吸附床與第二吸附床之間連接有第五閥門;
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包括貼覆于第一吸附床上方的太陽能集熱板,安裝于太陽能集熱板兩側且向下延伸可包覆太陽能集熱板的保溫板,安裝于保溫板下端且滾動方向朝向第二吸附床的若干滾輪,可驅動滾輪轉動的電機;
所述通風系統包括安裝于車廂內部的過濾器、風機、風道以及開設于風道上的送風口;
所述控制裝置包括分別安裝于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內的壓力傳感器,安裝于蒸發器上的溫度傳感器,可根據各傳感器檢測信號控制各閥門、電機以及風機運行的控制器。
本發明所述的公交車用太陽能吸附式空調器采用雙床交替循環,可移動式吸附式制冷裝置在滿足供熱量的前提下,縮短循環周期,增強吸附的效率,實現連續制冷;且太陽能集熱板與吸附床直接接觸,減少能量傳遞的中間環節,降低無效熱損失,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公交車在行駛過程中,迎面風速能夠加強擾動,從而強化空氣與太陽能集熱板的對流換熱,保證吸附制冷循環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吸附式制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通風系統的布置示意圖。
圖3為太陽能集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513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手扶雙尾輪耕地機
- 下一篇:一種高效起壟平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