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池管理方法和智能電源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05105.X | 申請日: | 2017-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179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鄭衛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H21/21 | 分類號: | B63H21/21;B60L5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 地址: | 100107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 管理 方法 智能 電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池管理方法,用于無人船,步驟包括:采集電池的輸出電流和/或電壓,得出電池的實時輸出功率與剩余電量;將電池的實時輸出功率、剩余電量分別與預設閾值進行比較,得出比較結果;依據比較結果判斷無人船的電路運行狀況和電池狀態,并依據判斷結果向無人船的地面控制端發出報警信號,同時控制無人船上浮和/或返航。還公開了一種應用上所述電池管理方法的智能電源,包括電池和電池管理板。本發明通過電池管理板監測電池實時輸出功率及剩余電量,并與閾值進行比較得出結果,從而實現電池管理和無人船控制,使得無人船的電池控制更智能,有效地保護了電池和無人船整體。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人船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應用于無人船的電池管理方法和智能電源。
背景技術
隨著主要應用于天上的無人機技術逐漸成熟,人們開始將目光投向水下,開發適用于水下的無人船。不同于無人機,無人船的主要工作環境在水里,故對無人船的各項性能有了進一步差異化的需求,為適應水下環境均需做出適宜性調整。水下的無線衰減過于嚴重,當無人船在使用時,主要通過導線傳輸通訊信號。在供電方面,一般采用安于船體的電池實現無人船的各項用電。基于以上無人船的使用環境及電池的實時狀況通訊方法,電池的安全保護流程需要更嚴密和快速。且對電池本身的結構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適用于無人船,通過電池管理板監測電池實時輸出功率及剩余電量,并與閾值進行比較得出結果,從而實現電池管理和無人船控制的電池管理方法及智能電源。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
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池管理方法,用于無人船,包括以下步驟:S1、采集電池的輸出電流和/或電壓,得出電池的實時輸出功率與剩余電量;S2、將電池的實時輸出功率、剩余電量分別與預設閾值進行比較,得出比較結果;S3、依據比較結果判斷無人船的電路運行狀況和電池狀態,并依據判斷結果向無人船的地面控制端發出報警信號,同時控制無人船上浮和/或返航。
對電池的輸出電流及輸出電壓進行實時檢測,并將檢測到的值用于計算得出電池的實時輸出功率與電池的實時剩余電量,將得出的實時電池輸出功率與電池剩余電量與預設的閾值進行比較。由于電池輸出功率反應其供電端電路的用電情況,對電池輸出功率進行檢測,可以有效實現對供電端電路運行情況的判斷,當出現電池輸出功率過大的情況時,代表供電端電路可能出現過流狀況,有電路短路現象產生,當出現電池輸出功率過小的情況時,代表供電端電路可能出現欠壓狀況,有電路斷路現象產生,綜合判斷電池的輸出功率變化,即可對輸出端電路的狀況進行控制,此處,輸出端電路即為由電池供電的無人船的船體電路。
同上,由于電池剩余電量反映著電池的續航能力,對電池剩余電量進行實時檢測有利于了解無人船的續航時間,并進一步結合當前無人船的運行狀況,調整判斷無人船是否該返航充電或上浮報警。除此之外,當無人船進行某些大型作業動作時,對電池剩余電量進行檢測后可以對當前作業動作是否繼續進行判斷控制,避免某些作業動作的無效性,督促無人船在電池電量不足以應付目前作業動作用電量時對已經取得的數據進行保存,防止了數據的丟失和損壞。
進一步地,在步驟S3中,所述電池的實時輸出功率隨無人船的電路運行狀況發生變化,所述電路運行狀況包括正常、過流、不可控過流、欠壓及不可控欠壓,當電路運行狀況為不可控過流及不可控欠壓時,無人船需返航維修或上浮斷電。
進一步地,步驟S3還包括,當電路運行狀況為過流或欠壓時,電池的實時輸出功率處于可控范圍內,對電池輸出端的電流和/或電壓大小進行控制,調節電池實時輸出功率的大小,使得電路運行狀況恢復正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510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擱淺脫困方法、裝置及無人船
- 下一篇:一種點陣結構光測量平面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