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預防變截面變壁厚中間軸旋鍛過程中出現(xiàn)缺陷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003557.4 | 申請日: | 2017-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483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盧曦;朱卓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K1/06 | 分類號: | B21K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009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防 截面 變壁厚 中間 軸旋鍛 過程 出現(xiàn) 缺陷 方法 | ||
1.一種預防變截面變壁厚中間軸旋鍛過程中出現(xiàn)缺陷的方法,用于確定所述變截面變壁厚中間軸在旋鍛過程中的合理的工藝參數(shù),避免所述中間軸在旋鍛中出現(xiàn)內壁褶皺和裂紋的缺陷,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確定所述變截面變壁厚中間軸的旋鍛成形方式和步驟;
步驟2,確定影響所述變截面變壁厚中間軸旋鍛缺陷的進給工藝參數(shù);
步驟3,對步驟2中的所述進給工藝參數(shù)進行所述進給工藝參數(shù)靈敏度分析,得到所述工藝參數(shù)靈敏度的重要程度排序結果;
步驟4,按照步驟3中所述工藝參數(shù)靈敏度排序順序,確定無芯棒旋鍛徑向進給值;
步驟5,確定周向進給最小角度;
步驟6,確定含芯棒旋鍛軸向進給值。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防變截面變壁厚中間軸旋鍛過程中出現(xiàn)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驟2中所述進給工藝參數(shù)包括:旋鍛過程中的工藝參數(shù)包括含芯棒段的軸向進給、周向進給和徑向進給,無芯棒的周向進給和徑向進給。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防變截面變壁厚中間軸旋鍛過程中出現(xiàn)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驟3中所述工藝參數(shù)靈敏度的重要程度排序結果是無芯棒旋鍛徑向進給≥周向進給≥含芯棒旋鍛軸向進給。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防變截面變壁厚中間軸旋鍛過程中出現(xiàn)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驟4中,所述無芯棒旋鍛徑向進給值通過應力約束和幾何約束確定。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防變截面變壁厚中間軸旋鍛過程中出現(xiàn)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驟5中,周向進給最小角度的確定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條件一,錘頭模具鍛打不重合,
條件二,每次鍛打必須要有一定的重合度,
條件三,最小周向進給旋轉角度的重合度為零,
條件四,鍛打頻率、坯料周向轉速的數(shù)學關系如式(1)所示,
條件五,滿足下式(2)的關系式,
式中:θ—模具鍛打每一次時間間隔內坯料所轉過的角度(°)數(shù)值;
f—模具鍛打頻率值(次/分鐘);n—坯料周向轉速值(r/min);
r—錘頭數(shù);k—整數(shù)。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防變截面變壁厚中間軸旋鍛過程中出現(xiàn)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驟6中,所述含芯棒旋鍛軸向進給值小于所述中間軸的下沉段和鍛造段長度之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工大學,未經上海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355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