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VPSA大氣量離心真空泵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03270.1 | 申請日: | 2017-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38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薛建國;劉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亞太工業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17/12 | 分類號: | F04D17/12;F04D29/00;F04D29/28;F04D29/44;F04D29/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4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vpsa 氣量 離心 真空泵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真空泵,具體涉及一種VPSA大氣量離心真空泵。
背景技術
現有的石油化工行業、煤化工行業涉及到的VPSA大型真空泵都為水環式真空泵或活塞式真空泵。水環式真空泵雖然抽氣量大,但存在著真空度隨抽吸流量變化較大,實際抽氣效率低下,需多臺并聯使用,耗水量極大,真空度低且受水質影響不穩定,容易出現水倒流現象造成昂貴吸附劑失效,特別是水與介質接觸后造成水污染,需耗費人力、物力進行污水處理,非常不符合當下國家節能環保的理念。活塞式真空泵雖然有無油潤滑、無水污染的優勢,但受結構限制,目前國內最大的活塞式真空泵抽氣量也只能達到17280 m3/h,抽吸流量隨真空度提高會下降,抽氣效率低,往往需要多臺并聯才能達到要求,遠遠不能滿足近幾年石油化工行業、煤化工行業飛速發展的需求。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速高、流量大、結構緊湊、真空度隨抽吸流量基本不變,抽氣效率高、運轉可靠、噪音小、維修工作量小、無污染的離心真空泵。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VPSA大氣量離心真空泵,包括多級依次串接的真空泵單元,所述各真空泵單元包括殼體、轉軸和葉輪,殼體內包括兩級腔室,各級腔室內分別安裝有葉輪,葉輪內設有L狀軸向進氣徑向出氣的過氣通道,各葉輪固定串接于轉軸;所述第一級腔室的前段為進氣室,第一級腔室內葉輪的進氣口聯通進氣室,第一級腔室內葉輪的出氣口外側對稱設有一對第一級擴壓器,第一級擴壓器經U型的彎道連接對稱設置的回流器的入口,回流器的出口聯通第二級腔室葉輪的進風口,第二級腔室葉輪的出風口外側對稱設置有一對圓形蝸室,所述圓形蝸室聯通下級真空泵單元的進氣室。
進一步地,包括三級真空泵單元,第三級真空泵單元的蝸室設有排氣口。
再進一步地,所述各級真空泵單元間安裝有冷卻器。
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VPSA大氣量離心真空泵為三段六級式。各級采用后彎式三元葉輪及無葉擴壓器,每兩段中間設置一個冷卻器,最后一段出口設置一個冷卻器,共三個冷卻器。每段設有進氣室和排氣蝸室,共三個進氣室,三個排氣蝸室。進氣室為雙支撐徑向吸氣室,排氣蝸室為圓形對稱蝸室;工作時,氣體由吸入室吸入,隨第一級葉輪一起高速旋轉,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其動能和靜壓能升高,經葉片間流道沿半徑方向甩出,進入流道面積逐漸增大的第一級擴壓器,氣體的動能降低轉化為靜壓能,使氣體的壓力得到提高,然后經過第一級彎道和回流器進入第二級繼續壓縮。依次循環壓縮,在完成最后一級壓縮后,氣體由蝸殼收集從排氣管道排出。隨著抽氣過程的不斷進行,質量流量不斷減小,進口壓力不斷降低,真空度不斷提高,直到下一個循環周期,機組處于不斷變工況運行過程中。
附圖說明
圖1為真空泵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詳述:
如圖所示,VPSA大氣量離心真空泵,包括三級依次串接的真空泵單元,所述各真空泵單元包括殼體1、轉軸2和葉輪3,4,三級真空泵單元的的殼體為一體鑄造件;各殼體1內包括兩級腔室5,6,各級腔室內分別安裝有葉輪,葉輪3,4內設有L狀軸向進氣徑向出氣的過氣通道7,各葉輪固定串接于轉軸2;所述第一級腔室5的前段為進氣室8,進氣室為雙支撐徑向進氣機構。葉輪3的進氣口9聯通進氣室,葉輪3的出氣口10外側對稱設有一對第一級擴壓器11,擴壓器11為無葉擴壓器,第一級擴壓器11經U型的彎道12連接對稱設置的回流器13的入口,回流器13的出口聯通第二級腔室6葉輪4的進風口;擴壓器11和回流器13均是通過通風面積的變化改變通過的氣體的壓力。第二級腔室6葉輪4的出風口外側對稱設置有一對蝸室14,所述蝸室14聯通下級真空泵單元的進氣室,第三級真空泵單元的蝸室設有排氣口15,所述各級真空泵單元間安裝有冷卻器16,最后一級蝸室的排氣口連接有冷卻器16,所述冷卻器16可選用管殼式循環水冷冷卻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亞太工業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亞太工業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327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引水消防車用的半潛式浮艇泵結構
- 下一篇:自動充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