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功能化金納米粒子的新型比色傳感器檢測毒死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02777.5 | 申請日: | 2017-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451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孫春燕;孫蕊;陳宇清;朱嘉威;白泓;童赟;張舒毓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78 | 分類號: | G01N21/78;G01N21/31;G01N1/34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恒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22212 | 代理人: | 李榮武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功能 納米 粒子 新型 比色 傳感器 檢測 毒死 | ||
1.基于功能化金納米粒子的新型比色傳感器檢測毒死蜱,其特征是利用核酸適體的特異性識別及其與金納米粒子靜電吸附作用的優勢,構建一種新型比色傳感器來檢測果蔬中毒死蜱的殘留,包括以下步驟:巰基乙胺修飾的正電金納米粒子(CS-AuNPs)的合成;通過測定紫外可見吸收光譜觀察金納米粒子、核酸適配體和目標物毒死蜱體系的反應;利用目標物與適配體的特異性結合檢測毒死蜱并進行實際樣品的檢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巰基乙胺修飾的正電金納米粒子(CS-AuNPs)的合成步驟如下:
在避光的條件下,將400μL巰基乙胺鹽酸鹽(0.213M)和40mL氯金酸(1.40mM)加入到100mL圓底燒瓶中,在磁力攪拌器上攪拌20min,注意避光,然后邊攪拌邊迅速加入新配置的NaBH4溶液10mL(10mM),繼續攪拌30min,最終制得酒紅色溶液,將所得溶液用0.45μm的微孔濾膜過濾,濾液裝入棕色試劑瓶中,在4℃的冰箱中保存,備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過測定紫外可見吸收光譜觀察金納米粒子、核酸適配體和目標物毒死蜱體系的反應的步驟如下:
向1.5mL離心管中加入20μL毒死蜱適配體(2nM)然后分別加入1μg/mL不同體積的毒死蜱標準溶液,加入蒸餾水稀釋至500μL體系,使得毒死蜱的終濃度分別為1,5,10,20,40,60ng/mL;漩渦混合8min后,再加入60μL金納米粒子(終濃度為0.077nM),震蕩均勻,反應10min,觀察所得到溶液的顏色,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溶液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所有實驗均在室溫下進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用目標物與適配體的特異性結合檢測毒死蜱的步驟如下:
向含有60μL AuNPs和2nM核酸適配體的混合體系中,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毒死蜱標準溶液,室溫條件下反應8min后,測定該體系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CS-AuNPs在535nm處的吸收值(A535)將隨著毒死蜱濃度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實際樣品的檢測是取蘋果提取液進行:稱取試樣10g(精確到0.01g)于20mL離心管中,加6g無水硫酸鈉和30mL乙酸乙酯,均質2min,在5000r/min離心5min,上清液過濾于250mL容量瓶中,殘渣加入30mL乙酸乙酯再提取一次,過濾,合并濾液于250mL容量瓶中,備用,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加入不同濃度的毒死蜱標準溶液進行測定,分別以毒死蜱的濃度和A535為橫縱坐標建立標準曲線,計算毒死蜱的檢出限為0.83ng/mL,線性范圍為1-110ng/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277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碼垛機吊臂末段精確定位系統
- 下一篇:多組并聯的碼垛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