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期刊編委指數的科研機構學術影響力評價方法與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01966.0 | 申請日: | 2017-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50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吳登生;李建平;孫曉蕾;朱曉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82 | 代理人: | 李飛,吳曉芬 |
| 地址: | 10019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期刊 編委 指數 科研機構 學術 影響力 評價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基于期刊編委指數的科研機構學術影響力的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確定學科領域劃分標準;
根據所述學科領域劃分標準,確定期刊列表與期刊等級;
根據學科領域和所述期刊列表,收集編委數據;其中,所述編委數據包括編委所屬機構和同一機構在同一期刊編委數量;
基于所述編委數據,計算各編委的指數得分;
基于所述編委的指數得分,依據所述編委所屬機構以及所述同一機構在同一期刊編委數量,來計算期刊中編委對應科研機構的貢獻分;
匯總各科研機構所有編委的所述貢獻分,得到所述科研機構的期刊編委指數得分;
根據所述期刊編委指數得分,對所述科研機構學術影響力進行評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學科領域劃分標準具體包括:
根據所述科研機構學術影響力的需求來確定所述學科領域劃分標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將所述學科領域劃分為數學科學、物理科學、化學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工程科學、材料科學、信息科學、管理科學、醫學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學科領域劃分標準,確定期刊列表與期刊等級,具體包括:
根據所述學科領域劃分標準,整理和收集各所述學科領域的所述期刊列表,并根據所述期刊列表確定所述各期刊的等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據學科領域和所述期刊列表,收集編委數據之后還包括:
對所述編委數據進行名稱消歧和名稱規范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編委數據進行名稱消歧和名稱規范處理具體包括:對于同一編委所屬機構有多種標示的情況,選擇一主要標示,并將其他標示統一替換為所述主要標示;或者,
對于所述同一編委所屬機構名稱存在全稱和簡稱的情況,統一將所述簡稱替換為所述全稱。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編委數據包括機構所屬國家;
所述對所述編委數據進行名稱消歧和名稱規范處理具體包括:
建立統一的國家名稱規范;
將同一國家的不同名稱替換為主要名稱。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編委數據包括編委職務;
所述對所述編委數據進行名稱消歧和名稱規范處理具體包括:
對于同一類編委職務存在不同標示方式的情況,將所述編委職務統一替換為任一標示方式;或者,
對于同一個名稱在不同期刊中的實際含義不同的情況,對所述編委職務進行分類,并根據分類結果使用任一標示方式進行替換。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編委數據包括編委職務、期刊等級、期刊編委規模和領域期刊數量規模;
所述基于所述編委數據,計算各編委的指數得分,具體包括:
根據所述編委職務,按下式計算各編委的初始得分:
其中,所述Pij表示所述各編委的初始得分;所述i表示期刊種類;所述j表示在第i種期刊中的編委的編號;
根據下式確定期刊等級加權因子:
其中,所述JRi表示所述期刊等級加權因子;
根據下式確定期刊編委規模數量加權因子:
其中,所述JEi表示所述期刊編委規模數量加權因子;
根據下式確定學科內期刊數量加權因子:
其中,所述JNi表示所述學科內期刊數量加權因子;
根據所述期刊等級、所述期刊編委規模和所述領域期刊數量規模,按下式計算所述各編委的指數得分:
FPij=Pij×JRi×JEi×JNi
其中,所述FPij表示所述各編委的指數得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196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