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沉井振沖式鋼筋混凝土樁復合地基施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01880.8 | 申請日: | 2017-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85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高路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2D7/26 | 分類號: | E02D7/26;E02D27/18;E02D5/38;E02D5/66;E02D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26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沉井 振沖式 鋼筋混凝土 復合 地基 施工工藝 | ||
1.一種沉井振沖式鋼筋混凝土樁復合地基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定位:起重機運行到指定的樁位處,吊起振沖器對中并保持穩定、垂直,當地面起伏不平時,應調整基座保持水平;
2)埋設護筒:埋設前,應按設計圖定出樁孔中心位置并編號,護筒的作用是固定樁孔位置,防止地面水流入,保護孔口,防止塌孔,成孔時引導振沖方向;護筒用10mm厚鋼板制成,內徑比預制管井的外徑大50-100mm,頂面高出地面300-500mm,埋設深度不小于1.8m;
3)振沖下沉調試:啟動潛水電機帶動偏心塊,使振沖器產生高頻振動,同時開動水泵,通過噴嘴噴射高壓水流成孔,初步成孔深度控制在0.8-1.0米,停止振沖操作,拔出振沖器調試觀察;
4)預制管井埋設:第一段預制管井埋設應準確定位,埋設深度應和調試成孔深度一致達到0.8-1.0米,埋設完畢應復核管井埋設位置和垂直誤差情況;
5)振沖下沉:振沖下沉過程中,振沖器端頭應低于預制管井底部至少0.5m,以便預制管井靠自重順利下沉;當預制管井下沉困難時,應留振10-20s進行擴孔,適當時從頂部給預制管井施加少許壓力以助下沉;
6)預制管井接長:當前一段預制管井順利下沉,并預制管井的頂部與護筒頂部大致齊平時,進行預制管井的接長;
7)繼續振沖下沉:重復上述5)~6)步驟,直至全部完成成孔施工;
8)清孔:成孔施工完畢后,應進行適當的清孔;
9)吊放鋼筋籠:清孔完畢,進行鋼筋籠的吊放施工,就位后并進行適當的臨時固定,其中鋼筋的設置可根據地基承載力要求進行設計;
10)灌注混凝土:鋼筋籠吊放完畢,將已拌制好的混凝土從孔口進行澆筑,并應分層澆筑;
11)振搗、成樁:每層澆筑的厚度控制在400-600mm為宜,并分層振搗密實,如此自下而上反復進行直至孔口,成樁施工即告完成;
12):移位:重復上述1)~11)步驟,再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沉井振沖式鋼筋混凝土樁復合地基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預制管井采用鋼筋混凝土空心管,每段長度2m,壁厚不小于100mm,預制管井內徑尺寸應和設計樁尺寸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沉井振沖式鋼筋混凝土樁復合地基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預制管井中心與設計孔徑中心的偏差應小于20mm,管井垂直度偏差應不大于0.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沉井振沖式鋼筋混凝土樁復合地基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振沖下沉過程中,水壓控制在500kPa左右,水量控制在300-400L/min,振沖器下沉的速度控制在2-3m/min的速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沉井振沖式鋼筋混凝土樁復合地基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預制管井的接長采用漿錨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沉井振沖式鋼筋混凝土樁復合地基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0)中,混凝土采用細石混凝土,石子粒徑應控制在10-15mm,砂采用粒徑0.3~0.5mm的中粗砂,砂石含泥量均不大于2%,混凝土的水灰比應控制在0.45-0.5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188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