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包括在支撐部上添加熔融金屬的制造鋼零件的方法及由此獲得的零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680088331.2 | 申請日: | 2016-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636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皮埃爾-奧利維爾·森特克魯;奧蕾利安·布特里;杰羅姆·布里代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艾普倫 |
| 主分類號: | C22C38/40 | 分類號: | C22C38/40;B23K35/30;B23K35/02;C22C38/42;C22C38/44;C22C38/48;C22C38/50;C22C38/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張錚錚;姚開麗 |
| 地址: | 盧森堡大公*** | 國省代碼: | 盧森堡;LU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痕量 熔融金屬 鋼零件 支撐 焊料 熔融區 馬氏體微結構 熱影響區域 加強元件 滿足條件 形式形成 馬氏體 稀釋比 優選 制造 生產 | ||
1.一種制造最終鋼零件的方法,所述最終鋼零件包括鋼支撐部(1)和至少一個部分(17),所述至少一個部分(17)通過將填充金屬(2;7)以熔融金屬(5;12)的形式添加到該支撐部(1)的部分表面上的方法來形成,由此形成了位于所述鋼支撐部(1)上的熱影響區(HAZ)(6)和位于所述HAZ(6)和通過添加所述熔融金屬(5;12)形成的部分(17)之間的熔融區(21),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撐部(1)由鉻鋼制成,所述鉻鋼在淬火或回火狀態下具有70%~100%,優選90~100%馬氏體的微結構,其余微結構由鐵素體、奧氏體和碳化物和/或碳氮化物組成,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計,所述鉻鋼的組成為:
0.01%≤C≤1.5%;
0.01%≤N≤0.2%
0.2%≤Mn≤1.2%;
0.2%≤Si≤1.2%;
痕量≤Al≤0.1%;
痕量≤S+P≤0.05%;
5.0%≤Cr≤16.5%;
痕量≤Ni≤3.5%;
痕量≤Mo+W≤2.0%;
痕量≤Cu≤3.0%;
痕量≤Ti+Nb+Zr+V+Ta≤2%;
痕量≤Co≤0.5%;
痕量≤Sn+Pb≤0.04%;
痕量≤B≤0.01%;
其余為鐵和由制造所帶來的雜質;并符合以下條件:
A=%Mn+%Ni+%Cu+30×(%C+%N)-3×(%Ti+%Nb)≥1.5%,
B=%Cr+%Mo+5×%V+%W+%Si+%Al≥9%;
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金屬(2;7)在使用前由以下組成:
0.01%≤C≤0.1%;
0.01%≤N≤0.2%
0.2%≤Mn≤2.0%;
0.2%≤Si≤1.2%;
15.0%≤Cr≤19.0%;
6.0%≤Ni≤13.0%;
痕量≤Mo+W≤3.0%;
痕量≤Cu≤3.0%;
痕量≤Co≤0.5%;
痕量≤B≤0.01%;
痕量≤S+P≤0.05%;
痕量≤Ti+Nb+Zr+V+Ta≤2%;優選地,痕量≤Ti+Nb+Zr+V+Ta≤1.0%;
痕量≤Sn+Pb≤0.04%;
其余為鐵和由制造所帶來的雜質;
其特征在于,HAZ(6)的硬度比支撐部(1)的其余部分的硬度低不超過20%,并且其中,HAZ(6)的馬氏體含量大于或等于70%;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區(21)具有50wt%~95wt%,優選為75wt%~85wt%的稀釋比(%Ni(熔融金屬21)-%Ni(支撐部1金屬))/(%Ni(填充金屬2或7)-%Ni(支撐部1金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熔融金屬(5)的方法為通過激光束(4)或電子束來添加熔融金屬粉末(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熔融金屬的方法包括添加來自焊絲(7)的熔融金屬(12),所述焊絲(7)的熔化是通過在所述焊絲(7)和所述支撐部(1)之間產生電弧來引起的,或者是通過激光束或電子束引起的。
4.一種最終鋼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終鋼零件通過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來制造,并且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通過添加熔融金屬(5;12)的方法形成的部分是用于支撐部(1;22)的加強構件(17;24、25、2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艾普倫,未經艾普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8833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