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講話者聲學網絡中的助聽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83669.9 | 申請日: | 2016-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762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T·約斯特;F·馬奎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諾瓦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25/00 | 分類號: | H04R25/00;G10L25/78;H04M3/56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劉瑜;王英 |
| 地址: | 瑞士***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講話 聲學 網絡 中的 系統 | ||
提供了一種用于向用戶提供助聽的多講話者聲學網絡系統,包括:兩個桌式麥克風單元,其用于從發言者的聲音捕獲音頻信號,控制單元,其用于選擇桌式麥克風單元中的一個桌式麥克風單元作為當前活動的麥克風單元,其中,控制單元被配置為在聲音活動一次針對桌式麥克風單元中的多于一個桌式麥克風單元被檢測到的情況下,至少在特定時間段內選擇桌式麥克風單元中的、已經首先檢測到聲音活動作為當前活動的麥克風單元的該桌式麥克風單元作為當前活動的麥克風單元;以及助聽設備,其包括用于接收由當前活動的麥克風單元捕獲的音頻信號的接收器單元以及輸出換能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助聽系統,其包括用于捕獲音頻信號的多個桌式麥克風單元和至少一個助聽設備,該助聽設備由用戶佩戴并且包括用于從桌式麥克風單元接收音頻信號的接收器單元和用于根據接收到的音頻信號對用戶的聽力進行刺激的輸出換能器。
背景技術
無線麥克風的使用允許聽力受損人士改進遠離聽眾和/或處于嘈雜環境中的其他人的語音的信噪比(SNR)。使用無線麥克風的一個示例是所謂的翻領式(lapel)用例,其中感興趣的人佩戴無線麥克風(通常在胸部);另一個示例是所謂的會議用例,其中無線麥克風放置在桌子上以便以全向方式捕獲坐在桌子旁的人的聲音。
多講話者網絡(MTN)是一組能夠從多個人捕獲語音的若干無線麥克風。典型地,可以同時發送其音頻信號的麥克風的數量(即,活動麥克風的數量)是有限的。例如,在一些系統中,所有麥克風必須共享單個信道或網絡,并且一次僅一個麥克風是活動的。
因此,在這種MTN系統中,選擇當前活動的麥克風是必要的。特別方便的選擇方法是使用基于聲音活動檢測的傳輸請求機制。在WO2008/074350A1中描述了這種系統的示例,其中MTN包括具有方向特性的多個身體佩戴式無線麥克風,其中一次僅允許麥克風中的一個麥克風經由MTN向耳級接收器單元發送其音頻信號。通過聲音活動檢測來確定活動的麥克風,并且如果麥克風中的多于一個麥克風檢測到聲音活動,則根據先來原則優先化發送權,即,已經檢測到聲音活動的麥克風首先保持作為活動的麥克風,直到聲音活動檢測器(VAD)檢測到發言者已經停止發言。
然而,這樣的系統通常具有兩個對抗性的約束,因為VAD必須非常快——以便不錯過語音的開始,同時VAD必須非常魯棒——以便避免誤檢測,以使得聽眾不會因為不期望的麥克風切換而錯過句子的部分。典型地通過使用身體佩戴式定向麥克風(翻領式麥克風)來實現魯棒性。
EP 2 701 405 A2涉及會議設備,其通過比較各種麥克風波束的能量來定位講話者,以便將聲學波束形成器指引向定位的講話者方向。US 8,976,712 B2涉及音頻和視頻會議系統,其中改進的橋式架構用于控制會議端點的功能。US 6,469,732 B1和US 6,618,073B1涉及包括四個麥克風的視頻會議系統,其中針對每個麥克風檢測聲音活動和相對于其他麥克風的到達時間。到達時間延遲的差異用于估計發言者的位置,使得可以相應地指引視頻系統的攝像機。
US 7,783,063 B2涉及用于數字地鏈接多個麥克風并且管理麥克風信號的系統,其中仲裁麥克風信號以便使得分布式自動麥克風混音器能夠表現為單個混音器。
US 2012/0294446 A1涉及通過應用盲式源分離來分離兩個混合的聲源的方法。
通常,翻領式麥克風或分發式麥克風的可用性在會議情況下受限,特別是如果一次僅允許翻領式麥克風中的一個翻領式麥克風發送其音頻信號,因為這樣會由于當兩個講話者重疊時剪掉句子而妨礙自然的對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至少兩個無線麥克風單元的助聽系統,其允許會議情況下的方便處理和高語音質量。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對應的助聽方法。
根據本發明,這些目的通過根據本申請的系統和根據本申請的方法來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諾瓦公司,未經索諾瓦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8366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音裝置
- 下一篇:帶有配對控制的體佩式個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