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節點的監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74467.8 | 申請日: | 2016-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02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黑須隆行;石井紀代;須田悟史;并木周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B10/077 | 分類號: | H04B10/077;H04Q3/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許志勇;李有財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點 監視 系統 | ||
以在不使用監視光的情況下監視光節點內信號的流動(光開關狀態)為課題。在光節點的各輸出端口使輸出信號的一部分折返并對該輸出信號光實施強度調制或者相位調制來附加端口識別信息后,使其在光節點內逆行。從與該逆行的輸出信號對應的輸入端口輸出該折返的多個信號。將這些多個信號通過將相位調制適當地轉換為強度調制并具有分光功能的裝置分離,并針對每個信號,基于信號光的強度讀取識別信息,判斷向著與該輸入端口對應的輸出端口的光開關狀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開關以及由多個光開關構成的光節點中對輸入輸出端口間的信號的流動進行監視的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在近年來的光通信中,通過引入波分復用(WDM)而實現了網絡的大容量化,而為了進一步的大容量化、低成本化、低耗電化,正在研發不進行光/ 電/光的轉換來傳送光信號的技術。
特別是,通過光路交換而不是包交換來進行路由的光路網絡(非專利文獻1)具有低延遲并且可將功耗降低幾個數量級,因而也正在將研究引入到數據中心。
在這樣的光路網絡中,對配置有網絡管理系統的多個光節點進行統一管理,并且在任意的終端用戶之間建立帶寬被補償的光路。
光節點具有如下功能:利用光纖與相鄰的光節點相鏈接,將輸入到任意的輸入端口的任意的波長信號輸出到任意的輸出端口。
光節點有各種各樣的結構,但是無論任何情形都能夠如圖1那樣表現為具有多個輸入輸出端口的開關。
插入到來自相鄰光節點的發送信號的客戶信號被輸入到輸入端口。
從輸出端口輸出與向相鄰光節點發送的發送信號分支的客戶信號。
若是端口數量少的光節點,則能夠將光開關和波長選擇開關(WSS)組合來構成。
圖2示出了將AWG(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陣列波導光柵)和光開關組合的結構例。
在此,也存在輸出側的WSS用光復用器代替的情況。
圖3示出了使用(1輸入、N輸出)WSS的結構例。
在此,(1×N)WSS是在輸入輸出兩側使用,但是其中任意一側可以用分光器(分波器)來代替,端口數N在所有的WSS中不相同也是可以的。
例如,作為圖3的變型,也可以形成為圖4那樣的非對稱的結構。
在圖4的結構中,輸入輸出端口#4~#6中省略了內部的分光器或WSS,但通過將AWG或轉發器聚合器(TPA)等連接到這些輸入輸出端口,能夠改變光節點的結構。
TPA也被稱為組播切換,在將多個客戶信號進行波分復用/分離時使用。
作為TPA,以光開關和分光器(光解復用器)的組合結構為代表,圖5 示出了其結構例。
將圖2~圖4所示那樣的小規模光節點,在此稱為波長交叉連接器(WXC:Wavelength Cross Connect)。
具有數十到數百端口數量的大規模光節點通過將具有不同切換粒度的開關配置為多層結構來實現(非專利文獻1)。
圖6示出了在以光纖單位切換信號的光開關(FXC:Fiber Cross Connect (光纖交叉連接器))上組合上面所述的以波長單位切換信號的WXC和以時間單位切換電路的光學數據單元(ODU:Optical Data Unit)開關而組合成三層的三層結構的光節點。
另一方面,為了掌握光路網絡的運用狀況并檢測故障,需要獲知信號在網絡上的流動。
作為其方法,非專利文獻2示出了在發送時對光信號附加與發送機相關的識別信息的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未經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7446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