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借助于流化床流動反應器使氣態或顆粒物質與氣體流分離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74411.2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956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 發明(設計)人: | T.布蘭德;W.古特佩爾;M.H.梅布斯;J.特羅伊貝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施泰因米勒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10 | 分類號: | B01D53/10;B01D53/12;B01D53/3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李雪瑩 |
| 地址: | 德國古***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借助于 流化床 流動 反應器 氣態 顆粒 物質 氣體 分離 方法 | ||
1.一種用于借助于流化床流動反應器使氣態或顆粒物質與氣體流分離的方法,所述流化床流動反應器具有包含膨脹流化床的流化床室,其中,所述膨脹流化床包括固體,所述固體至少為反應性吸著劑和惰性固體,并且其中,形成所述膨脹流化床中的支承床的所述固體屬于大顆粒成分,
其中,載有待分離物質的所述氣體流被供應到所述流化床,使得所述待分離物質與所述流化床中的吸著劑接觸并與其反應,
其中,所述流化床室中的速度被調節成使得惰性固體和反應性吸著劑也隨所述氣體流離開所述流化床,
其中,反應性吸著劑與離開所述流化床的氣體流分離進入到主路徑中,所述吸著劑被再循環到所述流化床,
其中,除了經再循環的吸著劑之外,還將新鮮的吸著劑供應到所述流化床,并且
其中,惰性固體和反應性吸著劑與離開所述流化床的氣體流分離進入到次級路徑中,所述惰性固體和所述反應性吸著劑兩者均被部分地再循環到所述流化床,
其中,離開所述流化床的氣體流在惰性固體連同一定比例的活性吸著劑與其分離之前穿過無分支型流動路徑,其反平行于所述流化床行進,其中,吸著劑和待分離物質在所述氣體流內彼此接觸并反應,使得在所述流動路徑的終點處所述氣體流中的未反應物質的比例小于其在離開所述流化床時的比例,
其特征在于,
供應到所述流化床流動反應器的氣體流載有待分離物質,所述待分離物質形成大顆粒成分;載有所述顆粒的氣體流被供應到所述流化床,其中,所述流化床被操作成使得隨所述氣體流排放出的大顆粒成分的排放率不低于隨所述氣體流供應的大顆粒成分的供應率;以及所述大顆粒成分只有在穿過所述流化床流動反應器之后才從排出氣體流去除,
其中,所述無分支型流動路徑在其上端處具有所述氣體流的入口且在其下端處具有所述氣體流的側向出口,
其中,在所述側向出口下方,所述流動路徑并入到用于靠重力與所述氣體流分離的固體的分離器料斗中,其中,由于屬于大顆粒成分的固體的大小并且由于作用于這些固體的氣體流,這些固體靠重力進一步下落通過側向出口,并且臨時存儲在分離器料斗中,使得氣體流至出口中的偏轉充當用于大顆粒成分的分離器,
其中,所述固體包含大顆粒成分的部分經由形成次級路徑的次級返回管線從所述分離器料斗返回到所述流化床室,
其中,惰性固體和反應性吸著劑被分離并且兩者經由所述次級返回管線均被部分地再循環到所述流化床,
其中,屬于中顆粒成分和細顆粒成分的固體在位于所述流動路徑的下游的過程過濾器處從離開所述流化床的氣體流移除,并且被分離到形成主路徑的返回管線中,通過所述返回管線反應性吸著劑被再循環到所述流化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反平行于所述流化床室行進的流動室來實現所述流動路徑,所述流動室在其上端處裝備有所述氣體流的入口且在其下端處裝備有所述氣體流的側向出口,并且在所述側向出口下方并入到用于靠重力與所述氣體流分離的固體的分離器料斗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離開所述流動路徑之后,測量所述氣體流中待分離的未反應物質的比率,
當所述氣體流中待分離的未反應物質的比率已增加超過預定的目標值時,增加對新鮮的吸著劑的供應。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級路徑中的經分離的固體和反應性吸著劑的返回率取決于進入所述流化床的氣體流的體積流量的改變而改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針對指定的基礎體積流量來確定基礎返回率;當所述體積流量相對于所述基礎體積流量增加時,所述返回率相對于所述基礎返回率增加;以及當所述體積流量相對于所述基礎體積流量減小時,所述返回率相對于所述基礎返回率減小。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過程過濾器在所述流動路徑的下游;以及在那里經分離的固體屬于中顆粒成分和細顆粒成分,其取決于所述過程被再循環到所述流化床。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附加流動路徑鄰接所述流動路徑的出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施泰因米勒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施泰因米勒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7441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