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磁波吸收材料及電磁波吸收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73482.0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06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長宗勉;堅田有信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瑞翁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5K9/00 | 分類號: | H05K9/00;H01Q17/00;B32B7/025;B32B25/02;C08K3/04;C08L21/00;C09D5/32;C09D7/61 |
| 代理公司: | 11413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趙曦;劉繼富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質量份 納米結構體 纖維狀碳 電磁波吸收材料 絕緣材料 吸附等溫線 頻率區域 電磁波 吸收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磁波吸收材料,其包含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和絕緣材料,將絕緣材料的含量設為100質量份時的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的含量C為5質量份以上且15質量份以下;或者,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為根據吸附等溫線得到的t?曲線呈向上凸的形狀的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的情況下,含量C為0.3質量份以上且0.8質量份以下,上述電磁波吸收材料吸收超過20GHz的頻率區域的電磁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磁波吸收材料及電磁波吸收體,特別涉及含有絕緣材料及導電材料的電磁波吸收材料及電磁波吸收體。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在電氣領域、通信領域等中,將在樹脂等絕緣材料中配合導電材料而成的復合材料用作電磁波的吸收材料廣為人知。在這些領域中,雖然根據用途而使用頻率不同,但往往在實際的使用環境中會產生需要的頻率區域以外的頻率區域的電磁波而成為噪聲。因此逐漸需要一種既不會使需要的頻率的電磁波衰減、又能夠使不需要的頻率的電磁波衰減的電磁波吸收材料。
例如,提出一種如下的噪聲抑制體,其含有導電材料和絕緣材料,不會使低頻率區域的電磁波衰減,但能夠使比較高頻率的區域的電磁波衰減(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此外,還提出一種如下的電磁波吸收材料,其含有導電材料和絕緣材料,能夠吸收1GHz以上的頻率區域的電磁波(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8737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15839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在此,近年來,在各種應用領域中使用的電磁波的頻率向更高頻率的區域側轉移,從而對能夠吸收更高頻率的電磁波的電磁波吸收材料的需求日益提高。然而,關于更高頻率區域的電磁波的吸收能力,在專利文獻1的噪聲抑制體、專利文獻2的電磁波吸收材料中還沒有具體研究,完全不清楚其效果。
于是,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吸收高頻率區域的電磁波的電磁波吸收材料、以及具有包含該電磁波吸收材料的電磁波吸收層的電磁波吸收體。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發明人為了實現上述目的而進行了深入研究。然后,本發明人發現通過將在眾多導電材料中特別是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配合在電磁波吸收材料中并進一步將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相對于絕緣材料的含量設為特定范圍內,從而能夠充分提高得到的電磁波吸收材料在超過20GHz的高頻率區域的電磁波吸收能力,從而完成了本申請發明。
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電磁波吸收材料的特征在于,包含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和絕緣材料,將上述絕緣材料的含量設為100質量份時的上述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的含量C為5質量份以上且15質量份以下;或者,上述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為根據吸附等溫線得到的t-曲線呈向上凸的形狀的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的情況下,上述含量C為0.3質量份以上且0.8質量份以下,上述電磁波吸收材料吸收超過20GHz的頻率區域的電磁波。通過將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的含量設為上述特定范圍內,從而能夠充分提高對超過20GHz的高頻率區域的電磁波的吸收能力。
此外,本發明的電磁波吸收材料優選上述絕緣材料為絕緣性高分子,該絕緣性高分子為(a)熱塑性樹脂和/或熱固性樹脂、(b)橡膠和/或彈性體中的一種。如果電磁波吸收材料含有作為上述(a)或(b)的絕緣性高分子,則能夠使電磁波吸收材料對超過20GHz的高頻率區域的電磁波的吸收能力進一步提高,并提高電磁波吸收材料的通用性。
此外,本發明的電磁波吸收材料優選在上述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的含量C為5質量份以上且15質量份以下的情況下,上述纖維狀碳納米結構體為多層碳納米管。通過在制造電磁波吸收材料時使用多層碳納米管,從而能夠提高電磁波吸收材料的制造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瑞翁株式會社,未經日本瑞翁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734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霍爾推力器柔性磁路調控方法
- 下一篇:傳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