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井下工具構件用原材料型材、井下工具構件及井下工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680073145.1 | 申請日: | 2016-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685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小林史典;大倉正之;高橋健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吳羽 |
| 主分類號: | C22C23/02 | 分類號: | C22C23/02;B21C23/00;B22D21/04;C22F1/06;E21B33/12;C22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華偉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徐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井下工具 金屬材料 稀土金屬 氯化鉀水溶液 分解促進劑 平均粒徑 分解性 鎂合金 拉伸 分解 | ||
井下工具構件用原材料型材為一種鎂合金,其在含有70~95重量%的鎂的相中分散有:0重量%以上且小于0.3重量%的稀土金屬;鎂及稀土金屬以外的金屬材料;及0.1~20重量%的分解促進劑,金屬材料的平均粒徑為1~300μm,拉伸強度為200~500MPa,所述井下工具構件用原材料型材相對于93℃、2%氯化鉀水溶液的分解速度為每天20mg/cm2以上且20000mg/cm2以下。由此,實現高強度且容易分解性的井下工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井下工具構件用原材料型材、井下工具構件及井下工具。
背景技術
石油或天然氣等油氣資源通過多孔質且具有滲透性的地下層的井(油井或氣井。有時統稱為“坑井”)被采掘而生產出來。由于形成用于形成該坑井的孔(是指為了形成坑井而設置的孔,有時也稱作“井下”)的裝置,即井下工具在高溫高壓環境下使用,因此,對于構成井下工具的各構件也要求高強度。另外,井下工具難以在使用后取出,因此,特別是謀求用于堵孔、密封用途的井下工具用的構件可在使用的位置進行分解去除。
作為可分解去除的井下工具用的構件,采用使用了分解性的樹脂、橡膠的構件,但有時強度、耐熱性不充分,有時對于謀求高強度或高耐熱性的構件使用金屬或非分解性的樹脂。在使用無法分解的金屬或樹脂的構件的情況下,需要通過壓裂等而小片化來進行回收,花費成本、功夫,而且,恐怕會因壓裂不良、無法回收而引起生產故障。另外,在將分解性的樹脂、橡膠與非分解性的金屬或樹脂組合而成的井下工具的情況下,非分解性構件恐怕會殘存于井內而引起生產故障。因此,謀求一種使用后能夠容易地分解的金屬構件。
專利文獻1及2記載了:將含有鋁、鋰、鈣、釔等的鎂合金材料用于石油井、天然氣井等坑內作業用的制品;及該鎂合金材料可急速分解。
專利文獻3記載了作為使用了鎂合金制的滑卡及芯軸的井下工具的堵塞器。
專利文獻4記載了鎂合金鑄造鍛造材料為輕型且強度優異。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中國專利公開公報104004950號(2014年8月27日公開)
專利文獻2:中國專利公開公報104651691號(2015年5月27日公開)
專利文獻3:美國專利公開公報US2014/0251691號(2014年9月11日公開)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金森陽一、樋尾勝也、三重縣科學技術振興中心工業研究部研究報告,No.31,30~35頁,2007年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如上所述,井下工具用的構件謀求兼具高強度和容易分解性這兩者。
專利文獻1所述的鎂合金材料是為了提高分解速度而開發的材料,關于強度并未特別考慮。若僅對鎂合金材料所含的金屬材料的成分及含量進行定義的話,則難以作為井下工具得到而具有充分的強度的鎂合金材料。
另外,專利文獻2所述的鎂合金材料含有用于提高強度的釔。由于釔那樣的稀土金屬價格昂貴,因此當鎂合金材料含有稀土金屬時,材料費變高。另外,含稀土金屬的鎂合金材料非常硬,因此難以加工,另外,加工的難易度高,因此還花費加工成本。
專利文獻3僅記載了將鎂合金用于形成井下工具,對于實現具有高強度和容易分解性的井下工具完全沒有記載。
另外,非專利文獻1沒有記載:將鎂合金鑄造鍛造材料用作井下工具;對使用該材料而形成的構件進行分解。即,非專利文獻1中,對于實現具有高強度和容易分解性的井下工具完全沒有記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吳羽,未經株式會社吳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731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