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檢測軌道車輛的輪對軸的轉速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80071200.3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692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優素福·穆杰布 | 申請(專利權)人: | 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P3/44 | 分類號: | G01P3/44;F16C33/80;F16C33/76;B61F15/22;F16J15/447;F16C35/04;F16C35/063;F16C41/00;F16C19/2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楊靖;車文 |
| 地址: | 德國黑措***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動軸承 極輪 脈沖發送器 固定不動 旋轉部件 地連接 支撐環 迷宮式密封裝置 傳感器裝置 軌道車輛 軸承內圈 軸承外圈 變型 輪對軸 接片 殼體 迷宮式間隙 徑向延伸 滾動體 回紋形 無接觸 檢測 對置 安置 | ||
1.用于檢測軌道車輛的輪對軸(2)的轉速的裝置(1),所述裝置包括傳感器裝置(3)、固定不動的部件(4)、用于繞輪對軸(2)的旋轉軸線AR旋轉的旋轉部件(5)以及滾動軸承(6),其中,所述滾動軸承(6)具有與旋轉部件(5、2、12)抗相對轉動地連接的軸承內圈(7)、與固定不動的部件(4、16、17)抗相對轉動地連接的軸承外圈(8)以及多個布置在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之間的滾動體(9),其中,所述傳感器裝置(3)具有極輪(13)和脈沖發送器(14)且所述脈沖發送器(14)布置在固定不動的部件(4、16、17)上,其中,所述極輪(13)以與脈沖發送器(14)無接觸地對置的方式直接與旋轉部件(5、2、12、21)抗相對轉動地連接,以及其中,存在支撐所述滾動軸承(6)的軸承內圈(7)的支撐環(21),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環(21)和形式為殼體部件(16)的固定不動的部件(4、16、17)一起構造出迷宮式密封裝置(11),其中,所述支撐環(21)具有多個接片(22a、22b、22c),其中,所述殼體部件(16)具有另外的接片(16a、16b),其中,所述接片(22a、22b、22c)和所述另外的接片(16a、16b)在構造出回紋形迷宮式間隙(11a)的情況下相互交錯地構造,以及其中,要么將所述極輪(13)布置在所述支撐環(21)上,要么將其中一個接片(22a、22b、22c)構造成極輪(13)。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極輪(13)壓套在所述支撐環(21)上。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極輪(13)粘貼在所述支撐環(21)上。
4.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極輪(13)構造成多孔盤。
5.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極輪(13)具有磁化元件。
6.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片(22a、22b、22c)和所述另外的接片(16a、16b)垂直于旋轉軸線AR地取向。
7.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環(21)的其中一個背對所述滾動軸承(6)布置的接片(22a、22b)構造成極輪(13)。
8.按照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發送器(14)和所述極輪(13)從旋轉軸線(AR)出發彼此軸向取向。
9.按照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發送器(14)和所述極輪(13)從旋轉軸線(AR)出發彼此徑向取向。
10.按照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發送器(14)以相對所述旋轉部件(5、2、12、21)的旋轉軸線(AR)呈45°的角(α)的方式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未經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7120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微流控設備的流體通道
- 下一篇:用于確定車輪的徑向加速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