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瀝青質穩定劑的篩選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80069761.X | 申請日: | 2016-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908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雙雙;丹尼爾·科伊;維盧·蘇布拉馬尼 | 申請(專利權)人: | BP北美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13/06 | 分類號: | C07D413/06;C10G21/00;C10G21/06;C10G75/00;G01N33/28;C10G75/04;C10G21/3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劉慧;楊青 |
| 地址: | 美國德***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瀝青質 穩定劑 候選物 重構 篩選 固體分散 含瀝青質 原油生產 烴流體 運輸 加工 分析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候選物關于作為瀝青質穩定劑的功效而進行篩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過將含瀝青質的固體分散在烴流體中形成重構油;將瀝青質穩定劑候選物添加到所述重構油中以得到添加的油;以及分析所述瀝青質在所述添加的油中的穩定性。所述方法可以用于選擇在原油生產、運輸或加工期間作為瀝青質穩定劑使用的候選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候選物關于作為瀝青質穩定劑的功效進行篩選的方法。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使用烴流體對候選物關于作為瀝青質穩定劑的功效進行篩選的方法,在所述烴流體中分散有含瀝青質的固體如清管(pigged)瀝青質沉積物。
背景技術
瀝青質是原油中與樹脂、芳族化合物和烷烴一起存在的極性聚芳族大分子。瀝青質通常以占原油的0.1重量%至10重量%的量存在于原油中,盡管在重質原油中可以見到甚至更大量的瀝青質。
在高壓下,在儲藏條件下,瀝青質是穩定的并被認為是以作為單個分子或作為懸浮在原油中的穩定的納米聚集體的平衡存在。然而,當條件改變并且平衡受到干擾時,瀝青質會沉淀并因絮凝而形成更大的聚集體。絮凝是沉淀的瀝青質開始變大并變得不穩定的點。
當絮凝的瀝青質不再隨原油的流動而前進并且形成粘附在井口下游的井管和管道上的沉積物時,發生沉積。來自生產井的沉積物可能含有約70重量%的瀝青質以及少量的樹脂、芳族化合物和烷烴。
瀝青質沉積是上游石油生產、運輸管道和下游處理中的主要問題,因為它可能導致例如井眼和流動管線的堵塞、儲層受損、乳液形成、泵故障和換熱器結垢。因此,瀝青質沉積會造成重大的操作和經濟后果。
為了避免昂貴的修井、生產損失和高維護周期,現場操作人員通常采用機械手段去除沉淀的瀝青質,以及化學手段防止起初發生的瀝青質沉淀和/或沉積。
瀝青質沉積的機械控制通常使用清管器進行。使用清管器從管道中除去的沉積物被稱為“清管沉積物(pigged desposit)”。
通常通過注入ppm水平的瀝青質穩定劑來進行瀝青質沉積的化學控制。瀝青質穩定劑包括抑制劑,其減緩或防止瀝青質分子從溶液中初始沉淀;以及分散劑,其減緩或防止沉淀的瀝青質分子絮凝成較大的粒子。
瀝青質穩定劑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法來鑒定。在一些方法中,瀝青質穩定劑可以通過從原油中分離沉淀的瀝青質并使用沉淀的瀝青質來測試瀝青質穩定劑來進行鑒定并測試。
例如,US 2011/162558公開了一種方法,其中將沉淀的瀝青質樣品加入己烷和分散劑制劑中并在超聲波浴中進行攪拌。6小時后,測量沉淀的瀝青質的量并將其與參考樣品相比較以確定分散劑制劑的效率。
在US 8,177,960中,瀝青質組分通過用正庚烷沉淀而與烴介質分離。然后將這些組分溶解在甲苯中。將瀝青質穩定分子加入溶液中。將瀝青質沉淀劑正己烷加入樣品中,在24小時內觀察樣品的沉淀跡象。重復實驗以確定將瀝青質保持在溶液中所需的瀝青質穩定分子的量。
然而,通過在溶劑中進行這些實驗并且通過在實驗室中使用已經從烴流體中沉淀出的瀝青質,可能獲得不反映瀝青質穩定劑在例如生產、運輸或加工管道中存在的原油中的性能的結果。
在其他方法中,瀝青質穩定劑通常基于其中使用儲罐油(也稱為“死油(deadoil)”或“粗原油”)的實驗室篩選方法來選擇。這是因為獲得活油(live oil)和使用活油進行篩選方法非常昂貴。
例如,Oskui等人在“Laboratory Technique for Screening AsphalteneInhibitors for Kuwaiti Reservoirs”,SPE 106361(2006)中公開了一種方法,其中通過對于已經添加了抑制劑的儲罐油樣品滴定正庚烷來分析不同瀝青質抑制劑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BP北美公司,未經BP北美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6976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