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列車位置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57041.1 | 申請日: | 2016-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905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關口孝公;平野龍馬;檜垣誠;井上和弘;出口典孝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東芝基礎設施系統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1L3/12 | 分類號: | B61L3/12;B61L23/14;G06K19/0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溫劍;陳英俊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列車 位置 檢測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列車位置檢測系統,其能夠使用具有RFID標簽的地上裝置來高精度地檢測列車的位置。實施方式的列車位置檢測系統具備:地上裝置,設置于地上,并具有存儲有識別信息的RFID標簽;以及RFID讀取器,設置于列車,讀取所述RFID標簽的識別信息;所述列車位置檢測系統基于從所述RFID標簽讀取的識別信息來檢測所述列車的位置。所述地上裝置具有遮斷從所述RFID標簽輻射的電波的電波遮斷部。所述電波遮斷部以限制從所述RFID讀取器的天線觀察的所述RFID標簽的視線角度的方式,設置在所述RFID標簽的列車行進方向的兩側。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列車位置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檢測在線路上行駛的列車的位置的列車位置檢測系統,已知使用設置在線路上的應答器地上裝置和軌道電路的列車位置檢測系統。但是,由于要求高耐久性以及耐氣候性,應答器地上裝置價格昂貴。軌道電路是在鋪設軌道時根據閉塞長度設置的,因此難以重新設置。另外,維護設置在閉塞邊界的阻抗聯合變壓器和向軌道電路發送信號電流的機器等的費用也較高。因此,使用應答器地上裝置和軌道電路的列車位置檢測系統成本高。
近年來,為了減小列車位置檢測系統的成本,正在研討使用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作為對節約成本有利的方式,可考慮在車輛中設置RFID讀取器,并在地上設置具有RFID標簽的地上裝置。在這種情況下,車上的RFID讀取器讀取地上的RFID標簽,并基于讀取的識別信息來檢測列車的位置。例如,預先在車上準備使RFID標簽的識別信息與地點信息相互關聯的數據庫,在RFID讀取器從RFID標簽讀取識別信息之后,在車上的數據庫中進行查詢,從而能夠得到與識別信息相對應的地點信息。
與應答器地上裝置相比,利用RFID標簽的地上裝置的價格非常低。進一步,由于在使用無源標簽作為RFID標簽的情況下無需供給電源,因此還能夠降低設置成本和維護成本。如此,通過利用RFID能夠降低列車位置檢測系統的成本。
RFID原本以商品的識別和管理等為目的,而不以RFID標簽的位置檢測為目的,但是,由于RFID讀取器的接收電力在理想上會隨著遠離RFID標簽而呈拋物線狀下降,因此能夠以一定程度的精度來推定RFID標簽的位置。
但是,在列車位置檢測系統中,列車與地面之間的距離較短,而且由于地板下裝置等使得列車的下表面凹凸較多,因此從RFID標簽輻射的電波會由于反射或衍射而復雜地傳播。因此,RFID讀取器的接收電力未形成理想的拋物線狀曲線,難以高精度地檢測RFID標簽的位置。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4921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列車位置檢測系統,該列車位置檢測系統能夠使用具有RFID標簽的地上裝置來高精度地檢測列車的位置。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實施方式的列車位置檢測系統具備:地上裝置,設置于地上,并具有存儲有識別信息的RFID標簽;以及RFID讀取器,設置于列車,讀取所述RFID標簽的識別信息;所述列車位置檢測系統基于從所述RFID標簽讀取的識別信息來檢測所述列車的位置。所述地上裝置具有遮斷從所述RFID標簽輻射的電波的電波遮斷部。所述電波遮斷部以限制從所述RFID讀取器的天線觀察的所述RFID標簽的視線角度的方式,設置在所述RFID標簽的列車行進方向的兩側。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實施方式的列車位置檢測系統1的概略性結構的圖。
圖2的(a)是實施方式的地上裝置10的立體圖,圖2的(b)是實施方式的地上裝置10的從枕木方向觀察的側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東芝基礎設施系統株式會社,未經株式會社東芝;東芝基礎設施系統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570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