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裝置、顯示裝置的亮度缺陷修正方法以及亮度缺陷修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52556.2 | 申請日: | 2016-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275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森正裕;森重之;田中貴男;中村和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液晶顯示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F1/13 | 分類號: | G02F1/13;G02F1/1368;G09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裝置 亮度 缺陷 修正 方法 以及 裝置 | ||
1.一種顯示裝置,包括:第一基板,其是在第一玻璃基板形成多個信號線和顯示用電極而成的;以及第二基板,其是在第二玻璃基板形成多個光透過部和遮光部而成,該顯示裝置具有亮度缺陷,該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減光部,該減光部形成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中的至少一個玻璃基板的內部,
所述減光部是將多個減光區域排列而成的,所述多個減光區域的光的透過率低于形成有所述減光部的所述第一玻璃基板或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光的透過率,
所述減光部形成為在俯視觀察時與作為所述亮度缺陷的起因物的異物重疊,
所述減光部包括將所述多個減光區域以平面方式排列而成的減光層,沿形成有所述減光部的所述第一玻璃基板或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厚度方向疊加形成有多個所述減光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各個所述減光區域具備與鄰接的所述減光區域疊加的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減光部是將作為所述亮度缺陷的起因物的異物的形狀放大投影所得到的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多個所述減光層包括第一減光層和第二減光層,
在靠近作為所述亮度缺陷的起因物的異物的位置形成的所述第一減光層是比在離所述異物遠的位置形成的所述第二減光層小的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二減光層的所述多個減光區域的各個減光區域的中心與形成所述第一減光層的所述多個減光區域的各個減光區域的中心相分離。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一減光層的各個減光區域的體積比形成所述第二減光層的各個減光區域的體積小。
7.一種亮度缺陷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檢查工序,進行顯示面板的點亮檢查來檢測亮度缺陷;
檢測工序,檢測所述亮度缺陷的位置和形狀;
運算工序,基于在所述檢測工序中檢測出的所述亮度缺陷來運算減光部的形成區域的位置和形狀;以及
形成工序,向玻璃基板上的所述減光部的形成區域的一部分照射能量束,來形成包括多個減光區域的所述減光部,所述多個減光區域的光的透過率低于所述玻璃基板的光的透過率,
所述減光部包括將所述多個減光區域以平面方式排列而成的減光層,沿形成有所述減光部的第一玻璃基板或第二玻璃基板的厚度方向疊加形成有多個所述減光層。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亮度缺陷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檢查工序至所述形成工序重復進行,直到不再檢測出所述亮度缺陷為止。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亮度缺陷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形成工序中,形成包括多個減光層的所述減光部,所述減光層是將所述多個減光區域以平面方式排列而成的,
在所述減光部中包括第一減光層和第二減光層,
形成所述第一減光層的減光區域相比于形成所述第二減光層的減光區域而言由低功率的脈沖激光形成,其中,所述第二減光層與所述第一減光層相比離所述亮度缺陷的起因物較遠。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亮度缺陷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一減光層的減光區域相比于形成所述第二減光層的減光區域而言由低峰值強度的脈沖激光形成。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亮度缺陷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一減光層的減光區域相比于形成所述第二減光層的減光區域而言由波長較長的脈沖激光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液晶顯示器株式會社,未經松下液晶顯示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5255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監控電梯設備的維護模式的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翻倒防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