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葉片驅動裝置和光學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80052205.1 | 申請日: | 2016-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275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吉澤隆仁;柴田光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能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3B9/06 | 分類號: | G03B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葉片 驅動 裝置 光學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葉片驅動裝置。葉片驅動裝置具有:開口形成構件,其形成有光能通過的開口部;及多個葉片組,它們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呈環(huán)狀配置在所述開口形成構件的所述開口部周圍。所述多個葉片組具有第一葉片組和第二葉片組,在從由所述第一葉片組形成的第一圓形通光開口向由所述第二葉片組形成的第二圓形通光開口變更的過程中,與所述第二葉片組相鄰接且已形成完所述第一圓形通光開口之后的所述第一葉片組停留不動,由此,發(fā)揮下述作用:能夠實質上地抑制在所述第一葉片組的內側形成所述第二圓形通光開口的所述第二葉片組在光軸方向上的翹起。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例如光圈裝置等葉片驅動裝置,以及涉及一種具有該葉片驅動裝置的相機等光學裝置。
背景技術
葉片驅動裝置(光圈裝置)中形成的、作為通光開口的光圈開口的形狀優(yōu)選為盡可能地趨近于圓形,為了形成較趨近于圓形的光圈開口,大多使用三塊以上的許多塊光圈葉片(光量調節(jié)葉片)。而且,通過利用一種驅動環(huán)使許多塊光圈葉片轉動,能夠形成較趨近于圓形的多邊形光圈開口,其中,該驅動環(huán)能夠在形成在基礎構件(開口形成構件)的固定開口周圍進行轉動。
在此,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光圈裝置,該光圈裝置能夠在多組光圈葉片之間進行切換,以使得光圈開口形狀較趨近于圓形。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23299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但是,就專利文獻1的光圈裝置而言,不得不針對各光圈葉片分別設置轉動中心銷釘和開閉驅動銷釘,不利于小型化。
本發(fā)明提供從開放狀態(tài)到小光圈口徑都能夠形成圓形的通光開口且為小型的葉片驅動裝置和光學裝置。
本發(fā)明的葉片驅動裝置的特征在于,該葉片驅動裝置具有:開口形成構件,其形成有光能通過的開口部;多個葉片組,它們配置在所述開口形成構件的所述開口部周圍;及轉動構件,其能夠使所述多個葉片組在所述開口部周圍進行轉動,所述多個葉片組自所述轉動構件受到動力在所述開口部周圍進行轉動,在此過程中,通過變更使各葉片的靠所述開口部側的緣部呈環(huán)狀聯(lián)合的組合方式,能夠形成直徑不同的多個圓形通光開口。
采用本發(fā)明,能夠實現(xiàn)從開放狀態(tài)到任意光圈口徑(小光圈范圍)都能夠形成圓形的通光開口且為小型的葉片驅動裝置和光學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一的葉片驅動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表示實施方式一的葉片驅動裝置的通光開口的圖。
圖3是表示實施方式一的第一光圈葉片組的光圈葉片的圖。
圖4是表示實施方式一的第二光圈葉片組的光圈葉片的圖。
圖5是表示實施方式一的第三光圈葉片組的光圈葉片的圖。
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一的第一光圈葉片組的圖。
圖7是表示實施方式一的第一光圈葉片組和第二光圈葉片組的圖。
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一的第一光圈葉片組、第二光圈葉片組和第三光圈葉片組的圖。
圖8A是實施方式一的第一光圈葉片的壓力角的說明圖。
圖8B是表示實施方式一的第一光圈葉片、第二光圈葉片和第三光圈葉片的壓力角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能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佳能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522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