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產生光電接口的方法、光電接口和控制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52005.6 | 申請日: | 2016-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514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D.巴貢;T.里普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陸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2 | 分類號: | G02B6/42;H05K1/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安文森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產生 光電 接口 方法 控制 單元 | ||
1.一種用于產生光電接口(10)的側向連接部的方法,所述光電接口(10)用于車輛中的控制裝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 提供印刷電路板(100),所述印刷電路板(100)具有非曲形的平面狀的中心面(102,102a),其中,所述印刷電路板(100)是一體式部件并且包括無變形層和彎曲區域,所述無變形層具有主要區域(104)和連接區域(105),微控制器(110)安裝到所述主要區域(104)上;
- 將光電部件(120)布置在所述印刷電路板(100)的連接區域(105)中;
- 將電部件(130)布置在所述連接區域(105)中并且使所述光電部件(120)和所述電部件(130)相對于彼此定向;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電部件(120)是表面安裝部件,所述光電部件(120)具有至少一個導體跡線以用于經由所述印刷電路板(100)接收電信號并且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
所述電部件(130)是焊接插頭或壓配合插頭;并且
所述插頭連接到至少一個或多個另外的電導體跡線以用于從所述印刷電路板(100)傳輸電信號,并且定向步驟包含將所述光電部件(120)定向成使得從所述光電部件(120)發出的光和/或由所述光電部件(120)接收的光被引導穿過所述插頭;
并且在于,
在將所述電部件和所述光電部件組裝和定向到所述印刷電路板上之后,所述印刷電路板的彎曲區域變形成使得在所述變形之后,所述中心面在所述連接區域(105)與所述主要區域之間圍成角度(phi),并且,所述角度(phi)具有在50°和120°之間的值,由此所述電部件(130)形成用于側向連接部的插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變形發生在彎曲區域(103)中,所述彎曲區域(103)通過在所述印刷電路板(100)中進行材料弱化或通過布置柔性材料來限定。
3.一種具有側向連接部的光電接口(10),所述光電接口(10)用于車輛的控制裝置,所述光電接口(10)具有
- 印刷電路板(100),其中,所述印刷電路板(100)是一體式部件并且具有至少一個連接區域(105)和一個主要區域(104),微控制器(110)安裝到所述主要區域(104)上;
- 至少一個光電部件(120);以及
- 至少一個電部件(130),其中,所述光電部件(120)和所述電部件(130)連接到所述印刷電路板(100)并且在所述連接區域(105)中相對于彼此定向,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電部件(120)是表面安裝部件,所述光電部件(120)具有至少一個導體跡線以用于經由所述印刷電路板(100)接收電信號并且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
所述印刷電路板(100)在所述連接區域(105)中的中心面(102b)與所述印刷電路板(100)在所述主要區域(104)中的中心面(102a)圍成角度(phi),其中,所述角度(phi)具有在50°和120°之間的值,
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部件(130)是焊接插頭或壓配合插頭,并且在于,所述插頭和所述光電部件(120)被定向成使得從所述光電部件(120)發出的光和/或由所述光電部件(120)接收的光被引導穿過所述插頭;
其中,所述電部件(130)被構造成形成用于側向連接部的插頭;并且
其中,所述插頭連接到至少一個或多個另外的電導體跡線以用于從所述印刷電路板(100)傳輸電信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電接口,其特征在于,密封元件布置在所述電部件(130)和所述印刷電路板(100)之間和/或在所述光電部件(120)和所述印刷電路板(100)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電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是插入密封件或者被直接噴涂到所述電部件(130)上和/或所述光電部件(120)上。
6.一種特別地在車輛的ByteFlight總線系統中的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具有外殼和布置在所述外殼中的根據權利要求3-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電接口(1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的外殼以流體密封方式閉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陸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大陸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5200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