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滑動構件、滾動軸承及保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51973.5 | 申請日: | 2016-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269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多田晶美;佐藤洋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NTN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C33/66 | 分類號: | F16C33/66;F16C9/02;F16C9/04;F16C19/26;C09D201/00;F16C33/10;F16C33/20;F16C33/46;C09D5/00;C09D127/12;C09D127/1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賈成功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滑動 構件 滾動軸承 保持 | ||
1.一種滑動構件,其是在油潤滑環境下所使用、在鐵系金屬基材的表面具有滑動層的滑動構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動層在上述鐵系金屬基材的表面具有包含耐熱性樹脂及第一氟樹脂的基底層、在該基底層表面具有第二氟樹脂層,
上述耐熱性樹脂是在高分子結構的至少主鏈中含有碳原子、且還含有氧原子、氮原子及硫原子中的至少1個原子的樹脂,
上述第二氟樹脂層是至少使上述滑動層的表面附近交聯而成的交聯氟樹脂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構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鐵系金屬基材、上述基底層及上述第二氟樹脂層沒有設置粘接劑層地相互密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動構件,其特征在于,就上述滑動層而言,從上述第二氟樹脂層的表面層向上述鐵系金屬基材的表面,上述第一氟樹脂及第二氟樹脂的交聯比例變小。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動構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氟樹脂為聚四氟乙烯樹脂。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滑動構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氟樹脂為聚四氟乙烯樹脂。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滑動構件,其特征在于,就上述第二氟樹脂的表面層附近而言,與未交聯聚四氟乙烯樹脂相比,固體19F魔角自旋核磁共振(NMR)圖中出現的化學位移值(δppm)除了上述未交聯聚四氟乙烯樹脂的-82ppm、-122ppm、-126ppm以外,還出現選自-68ppm、-70ppm、-77ppm、-80ppm、-109ppm、-112ppm、-152ppm及-186ppm中的至少1個化學位移值,或者在-82ppm出現的化學位移值的信號強度與上述未交聯聚四氟乙烯樹脂的信號強度相比增加。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構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耐熱性樹脂為選自芳香族酰胺酰亞胺樹脂及芳香族酰亞胺樹脂中的至少1種芳香族樹脂。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構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動層的層厚度為5μm以上且不到40μm。
9.一種鐵系金屬制保持器,其是保持滾動軸承的滾動體的鐵系金屬制保持器,其特征在于,
該鐵系金屬制保持器由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構件形成,放射線照射后的滑動層的利用ISO14577法所測定的壓痕硬度為58~82MPa。
10.一種鐵系金屬制保持器,其是保持滾動軸承的滾動體的鐵系金屬制保持器,其特征在于,
該鐵系金屬制保持器由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構件形成,放射線照射后的上述第二氟樹脂表面層附近的熔點為285~317℃。
11.一種滾動軸承,其使用了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鐵系金屬制保持器。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滾動軸承,其特征在于,上述滾動軸承為發動機的連桿大端部用滾動軸承、連桿小端部用滾動軸承或曲軸支承軸用滾動軸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NTN株式會社,未經NTN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5197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