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CO2 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51950.4 | 申請日: | 2016-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363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S·哈姆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卡普索-EOP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18 | 分類號: | B01D53/18;B01D53/62;B01D53/78;F23J15/04;B01D53/96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海寧 |
| 地址: | 挪威***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co base sub | ||
用于從含CO2的廢氣(1)中捕集CO2的方法和設備,其中在將廢氣引入吸收器(30)之前對廢氣進行壓縮(10)并隨后冷卻(13,15,22),其中以與CO2吸收劑水溶液(49)逆流流動的方式將廢氣引入從而產生貧廢氣(31),使所述貧廢氣從吸收器(30)排出,對著進入的壓縮廢氣被再加熱(22,13),然后膨脹(34)并釋放到大氣(4),其中所述CO2吸收劑水溶液是碳酸鉀水溶液,并且從再生器(40)排出的蒸汽和CO2通過冷卻水(62)的逆流流動在直接接觸冷卻器(61)中冷卻,以便產生冷卻CO2和蒸汽的氣態流(70),所述氣態流被排出用于CO2的壓縮和干燥,以及冷卻水和冷凝蒸汽的液體流(64),所述液體流被排出并閃蒸(80),從而得到冷卻的液相(84),該冷卻的液相被再循環作為冷卻水用于排出的CO2和蒸汽的直接接觸冷卻器(61),以及氣相(81),所述氣相被壓縮(82)并因此被加熱,并且作為汽提蒸汽(83)被引入再生器(40)。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從氣體中捕集CO2,所述氣體例如但不限于:來自含碳燃料的燃燒的廢氣或者具有高CO2濃度的任何工業氣體。本發明更具體地涉及在升高壓力下CO2捕集的改進,并且涉及減少與CO2捕集有關的熱損耗的改進。
背景技術
大氣中CO2濃度的增加以及由CO2引起的溫室效應非常令人擔憂,并且已引起朝向可再生能源的變化以及朝向停止或至少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環境壓力。然而,由于含碳燃料的低成本以及穩定增長的能量需求(特別是電力形式的能量),以便在世界上較少工業的地區進一步發展,含碳燃料在未來幾十年作為能源將是重要的。因此,已經提出CO2捕集和CO2存儲/處置以防止CO2釋放到大氣中并因此緩解不斷增加的CO2濃度。已經提出關于CO2捕集的許多項目,但是由于這些設備(plant)的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以及缺乏政治支持,只有少數項目從構思或繪圖階段發展成實際項目。
關于CO2捕集設備的大多數建議是基于對來自工業設備(例如基于含碳燃料的發電設備)的廢氣中的CO2進行燃燒后捕集。典型地,通常在接近大氣壓或稍高的壓力下,通過使廢氣與CO2吸收劑(最通常是胺吸收劑的水溶液,碳酸鹽吸收劑等)緊密接觸,從廢氣中捕集 CO2。
Sargas AS的WO 2004001301A2(授權為US 7.328.581,現在轉讓給CO2CapSol AS)涉及一種通過在典型8至20巴的高壓下燃燒含碳燃料來發電的方法和設備,其在相同的壓力下通過碳酸鉀水溶液捕集CO2,隨后使貧CO2廢氣膨脹并釋放到周圍環境中。US 7.328.581的重要特征是在與含碳燃料的燃燒壓力基本上相同的壓力下捕集CO2。正如在US7.328.581中,在高壓下的CO2捕集提供CO2分壓,其比在大氣壓下進行CO2捕集時要高得多。它也減少了總的氣體體積。反應速度和系統平衡非常依賴于氣相中的CO2分壓。較高的 CO2分壓極大改善捕集率并降低吸收劑再生能量。此外,減少的氣體體積極大地促進CO2捕集設備(特別是CO2吸收器)的設計和建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卡普索-EOP股份公司,未經卡普索-EOP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519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空氣調節系統
- 下一篇:用于流體分離的靈活適配的膜濾筒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