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3-羥基己二酸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680032789.6 | 申請日: | 2016-06-09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361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發明(設計)人: | 磯部匡平;河村健司;伊藤正照;山田勝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麗株式會社 |
主分類號: | C12P7/44 | 分類號: | C12P7/44;C12P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張蘇娜;常海濤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羥基 己二酸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微生物的代謝途徑的3?羥基己二酸新型制造方法。3?羥基己二酸的制造方法包括培養具有3?羥基己二酸生產能力的選自由以下微生物所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微生物的步驟,其中所述微生物為埃希氏菌屬微生物、假單胞菌屬微生物、哈夫尼菌屬微生物、棒桿菌屬微生物、芽孢桿菌屬微生物、鏈霉菌屬微生物、貪銅菌屬微生物、不動桿菌屬微生物、產堿菌屬微生物、類諾卡氏菌屬微生物、短桿菌屬微生物、戴爾福特菌屬微生物、Shimwellia屬微生物、氣桿菌屬微生物以及根瘤菌屬微生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了微生物的3-羥基己二酸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3-羥基己二酸(IUPAC名:3-hydroxyhexanedioic acid)是碳原子數為6、分子量為162.14的二羧酸。3-羥基己二酸可以用作與多元醇聚合而形成聚酯的原料,另外也可以用作與多元胺聚合而形成聚酰胺的原料。另外,通過在3-羥基己二酸的末端添加氨而內酰胺化,3-羥基己二酸也可單獨地成為聚酰胺的原料。
作為與利用了微生物的3-羥基己二酸制造方法相關的報道,有以下報道:在以琥珀酰輔酶A和乙酰輔酶A為起始原料的利用非天然存在的微生物的己二酸制造方法的過程中,作為己二酸的生物合成途徑的中間體,3-氧代己二酸(3-氧代己二酸酯)通過酶反應而被還原(3-氧代己二酸還原酶),可生成3-羥基己二酸(專利文獻1,圖3)。另外,還報道了正癸烷被假單胞菌X2(Pseudomonas X2)代謝,從而生成極微量的3-羥基己二酸(β-羥基己二酸)(非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9/151728號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Biochem.J.1967 104,987-990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專利文獻1中雖然記載了:在為了可制造己二酸而人工進行了改良的微生物中,作為制造對象的己二酸的中間體,3-氧代己二酸(3-氧代己二酸酯)通過酶反應而被還原,可生成3-羥基己二酸(3-羥基己二酸酯),但是另一方面,從3-氧代己二酸到3-羥基己二酸的利用3-氧代己二酸還原酶的還原反應的直接證據并沒有得到確認,另外,實際上是否能夠利用微生物的代謝途徑以制造3-羥基己二酸尚未得到驗證。此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3-氧代己二酸還原酶這樣的酶并不是公知的,因而并不能依照專利文獻1的記載,以琥珀酰輔酶A和乙酰輔酶A為起始原料來制造3-羥基己二酸。
另外,雖然非專利文獻1報道了利用Pseudomonas X2而生成3-羥基己二酸,但是其生產性僅為通過NMR勉強能夠被檢測到的程度,因而不能稱作是3-羥基己二酸的制造方法。
如此,利用微生物的代謝途徑以制造3-羥基己二酸的方法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因此,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利用微生物的代謝途徑以制造3-羥基己二酸的方法。
[解決課題的方案]
本發明人為解決上述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自然界中存在有能夠利用代謝途徑以制造3-羥基己二酸的微生物,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提供以下的(1)至(19)。
(1)一種3-羥基己二酸的制造方法,包括培養具有3-羥基己二酸生產能力的選自由以下微生物所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微生物的步驟,其中所述微生物為埃希氏菌屬微生物、假單胞菌屬微生物、哈夫尼菌屬微生物、棒桿菌屬微生物、芽孢桿菌屬微生物、鏈霉菌屬微生物、貪銅菌屬微生物、不動桿菌屬微生物、產堿菌屬微生物、類諾卡氏菌屬微生物、短桿菌屬微生物、戴爾福特菌屬微生物、Shimwellia屬微生物、氣桿菌屬微生物以及根瘤菌屬微生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麗株式會社,未經東麗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3278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乙酰乳酸脫羧酶
- 下一篇:抗微生物劑敏感性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