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線性振動馬達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22182.X | 申請日: | 2016-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343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0 |
| 發明(設計)人: | 小田島慎;片田好紀;生川昇;石井栞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科寶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33/12 | 分類號: | H02K33/12;B06B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性 振動 馬達 | ||
即使在將可動件設為扁平形狀的情況下,也可抑制可動件繞振動軸旋轉而產生異常音。線性振動馬達(1)包括:可動件(10),其包括磁極部(2)和加重部(3);框體(4),其將可動件(10)支承為往復振動自如;線圈(5),其相對于框體(4)固定,并對磁極部(2)施加驅動力;引導軸(6),其將可動件(10)的振動限制在一軸方向上;以及彈性構件(8),其通過可動件(10)的往復振動而彈性變形,扁平形狀的可動件(10)在從引導軸(6)朝可動件(10)的寬度方向離開的位置設置有可動件(10)與框體(4)部分接觸的接觸部(20),在接觸部(20)處,可動件(10)被磁極部(2)的磁力朝框體(4)一側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線性振動馬達,該線性振動馬達通過輸入信號而產生往復振動。
背景技術
振動馬達(或振動致動器)作為內置于移動電子設備并通過振動向攜帶者傳達信號接收或警告等信號的產生的裝置而廣泛普及,在攜帶者隨身攜帶的可穿戴電子設備中是不可或缺的裝置。此外,振動馬達作為實現觸摸面板等人機界面中的觸覺技術(皮膚感覺反饋)的裝置,近年受到關注。
振動馬達的各種形態在開發中,已知有能通過可動件的直線往復振動而產生比較大的振動的線性振動馬達。現有的線性振動馬達在可動件一側設置加重塊和磁體,通過向設置在固定件一側的線圈通電而作用于磁體的洛倫茲力變成驅動力,從而使被沿著振動方向彈性支承的可動件往復振動(參照下述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1-9774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伴隨著移動電子設備的小型化、薄型化,對裝備于上述移動電子設備的振動馬達提出了更加小型化、薄型化的要求。特別是在智能手機等具有平板顯示部的電子設備中,與顯示面正交的厚度方向的設備內空間有限,因此對配置于上述空間的振動馬達有薄型化的較高要求。
在實現線性振動馬達的薄型化時,若要充分地確保磁體體積以獲得期望的驅動力,并且充分地確保加重塊的質量以獲得期望的慣性力,則要使包括磁體和加重塊的可動件呈扁平形狀,在確保磁體的體積和加重塊的質量的同時,使厚度變薄。在該情況下,假如可動件繞直線的振動軸旋轉,則由于扁平形狀的可動件呈側部容易因旋轉而與周圍的框體碰撞的形狀,因此會出現以下問題:產生因碰撞導致的異常音而形成工作聲音,且因旋轉導致的晃動而無法獲得穩定的動作。
因此,現有技術設置兩根固定軸來抑制可動件繞振動軸的旋轉,從而實現了穩定的直線振動。然而,若設置兩根固定軸,則由于在磁體的兩側配置了兩根固定軸,因此會產生線性振動馬達的寬度變大的問題。作為在近年來的小型化的電子設備中裝備的線性振動馬達,不僅是厚度方向,寬度方向也追求更緊湊化。另外,由于需要確保兩根引導軸平行,且組裝時要求高精度,因此存在生產率的提高變得困難的問題。
本發明將解決上述問題作為技術問題的一例。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實現線性振動馬達的薄型化,即使在將可動件設為扁平形狀的情況下也可抑制可動件繞振動軸旋轉而產生異常音,不使用高精度的零件就能獲得穩定的振動,獲得無晃動的穩定的振動,實現厚度和寬度的緊湊化,以及獲得高生產率等。
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線性振動馬達具有以下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科寶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產科寶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2218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系繩帶的骨植入體
- 下一篇:骶髂關節融合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