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盛放醫療液體的容器的封閉蓋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18378.1 | 申請日: | 2016-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052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托斯滕·布蘭登伯格;斯特凡·施威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費森尤斯卡比德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J1/14 | 分類號: | A61J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孚律師事務所 11821 | 代理人: | 任宇 |
| 地址: | 德國巴***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盛放 醫療 液體 容器 封閉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盛放醫療液體的容器(1)的封閉蓋(2),所述封閉蓋包括:蓋體(20),所述蓋體(20)界定了內部空間(200)且具有至少一個開口(321、421);和至少一個布置在蓋體(20)上的連接裝置(3、4),所述連接裝置(3、4)上可連接有用于將醫療液體供給到容器(1)內或用于從容器(1)取出醫療液體的輸送裝置(5、6)。連接裝置(3、4)具有布置在蓋體(20)上的密封元件(31、41),所述密封元件(31、41)為密封地封閉布置在開口(321、421)上且具有背對內部空間(200)的外側(311、411),為連接輸送裝置(5、6),輸送裝置(5、6)可在安放方向(A)上安放到所述外側(311、411)上。至少一個連接裝置(3、4)具有折棄部(30、40),所述折棄部在初始狀態下與蓋體(20)固定連接且將密封元件(31、41)的外側(311、411)朝外被覆蓋。折棄部(30、40)通過預定斷裂位置(300、400)與蓋體(20)連接。此外建議密封元件(31、41)在外側(411)上構造成凸形的。以此方式提供了使布置在其上的密封元件能以簡單可靠的方式擦拭的封閉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根據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盛放醫療液體的容器的封閉蓋。
背景技術
此類封閉蓋包括蓋體,所述蓋體界定了內部空間且具有至少一個開口。在蓋體上布置了至少一個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上可連接有用于將醫療液體供給到容器內或從容器取出醫療液體的輸送裝置。連接裝置具有布置在蓋體上的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布置為用于密封地封閉在開口上。為連接輸送裝置,能夠在密封元件的背對內部空間的外側上安放輸送裝置。
此輸送裝置能夠例如構造為注射器針尖,所述注射器針尖以注射器插管安放到密封元件上且在安放方向上能夠被引入到密封元件內,使得密封元件被注射器插管刺穿。此注射器針尖特別地用于將醫療液體供給到容器內。而為從容器取出醫療液體能夠例如使用輸液器械,所述輸液器械以也稱為針尖的針頭安放到密封元件上,使得密封元件被針頭刺穿且因此實現到容器的連通。
在從WO 2006/042579 A1中已知的封閉蓋的情況中提供了帶有各一個密封元件的兩個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的一個用于將醫療液體供給到與封閉蓋連接的容器、例如瓶內,而所述連接裝置的另一個用于從容器取出醫療液體。
在從WO 2010/066373 A1中已知的另一個封閉蓋的情況中提供了三個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中第一連接裝置用于通過注射針尖供給醫療液體,第二連接裝置用于通過具有針頭的輸液器械取出醫療液體,且第三連接裝置用于提供所謂的無針開口。第三連接裝置的密封元件具有縫隙開口,所述縫隙開口實現將例如針尖的輸送裝置與無針的連接頭安放到密封元件上,以打開密封元件且以此方式將液體供給到容器。
必須滿足的法律要求是,在安放用于供給醫療液體的輸送裝置、例如注射針尖或用于取出醫療液體的注射器械前,為進行消毒而擦拭或抹凈密封元件的外側。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封閉蓋,其中簡化了對布置在所述封閉蓋上的密封元件的消毒。
此技術問題通過帶有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對象解決。根據本發明的封閉蓋封閉了通向容器的通道。例如,封閉蓋封閉了瓶的瓶頸內的開口。
因此,密封元件在其外側上構造成凸形的。
優選地,密封元件在此以其外側相對于蓋體的上側向外伸出。
因為密封元件在其外側上構造成凸形的,所以能夠保證在擦拭或抹凈后在密封元件上不殘留消毒液體,而是以可靠的簡單的方式能夠通過擦拭或抹凈移除消毒液體。如果密封元件以其外側相對于蓋體的上側向外伸出,則能夠通過如下方式容易地抓住密封元件,即以合適的消毒工具、例如棉球或擦布在上側上沿上側擦掠,以便以此方式將密封元件在其外側上抹凈或擦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費森尤斯卡比德國有限公司,未經費森尤斯卡比德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183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