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傳感器單元的軸承蓋和滾動軸承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10202.1 | 申請日: | 2016-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505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高山明伸;高山幸久;石川寬朗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精工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C41/00 | 分類號: | F16C41/00;F16C19/18;F16C33/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吳立;鄒軼鮫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感器 單元 軸承 滾動軸承 | ||
底板部的軸向內側面中,在上下方向鄰近的2個位置中的上側的位置,將用于內嵌有構成傳感器托架的托架主體部的托架支承部,同樣在下側的位置,將保持有用于擰合將傳感器托架結合的螺栓的螺母的螺母保持部,以互相分離的狀態突出設置。將托架支承部構成為在下端部具有不連續部的部分圓筒狀。螺母保持部的上側面為:與不連續部對置的部分位于最上方的圓筒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帶傳感器單元的軸承蓋、以及包括該帶傳感器單元的軸承蓋的滾動軸承單元。
背景技術
以往將車輪支承用的滾動軸承單元和旋轉速度檢測裝置互相組合而成的帶旋轉速度檢測裝置的滾動軸承單元被廣泛使用,其中,車輪支承用的滾動軸承單元是用于將汽車的車輪相對于懸架裝置旋轉自如地支承支承,旋轉速度檢測裝置是用于檢測ABS等控制所需的車輪的旋轉速度。
圖10作為帶旋轉速度檢測裝置的滾動軸承單元的以往構造的一個例子,示出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構造。該帶旋轉速度檢測裝置的滾動軸承單元1在外圈2的內徑側,經由多個滾動體4、4將輪轂3旋轉自如地支承。外圈在使用時以被支承固定在懸架裝置的狀態不旋轉,輪轂3在使用時以支承有未圖示的車輪的狀態與車輪一起旋轉。在外圈2的外周面設置有固定側凸緣5,該固定側凸緣5用于與構成懸架裝置的未圖示的轉向節結合固定。在輪轂3的外周面的靠近軸向外端(在軸向關的“外”側是指組裝到車輛的狀態下車身的寬度方向外側,圖1、2、5、7、9、10的左側。相反,作為車身的寬度方向中央側的,圖1、2、5、7、9、10的右側為軸向的“內”側。在本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整體中都相同)部分,設置有用于支承固定車輪的旋轉側凸緣6。
在外圈2的內周面與輪轂3的外周面之間設置有各滾動體4、4的空間的軸向外端開口被密封圈7密封。與之相對,在外圈2的軸向內端部裝載有有底圓筒狀的軸承蓋8,封蓋該外圈2的軸向內端開口。該軸承蓋8由合成樹脂制成,包括:整體構成為有底圓筒狀的蓋主體9;鑄模固定在該蓋主體9的金屬板制的金屬環10。軸承蓋8包括:圓筒狀的嵌合筒部11;從該嵌合筒部11的軸向內端部向徑向內側伸長的底板部12。而且,構成嵌合筒部11的前半部(軸向外半部)的金屬環10以過盈配合以過盈配合外嵌固定在外圈2的軸向內端部外周面,從而軸承蓋8在封蓋外圈2的軸向內端開口的狀態下,裝載在該外圈2的軸向內端部。
將構成旋轉速度檢測裝置的圓環狀的編碼器13,與該輪轂3同心地支承固定在輪轂3的軸向內端部。在該編碼器13的被檢測面(軸向內側面),S極與N極在圓周方向交替且等間距地配置。在構成軸承蓋8的底板部12,支承固定有構成旋轉速度檢測裝置的合成樹脂制的傳感器托架14。因此,在底板部12中,在軸向與編碼器13的被檢測面的一部分對置的部分形成有在軸向貫通的托架插入孔15,并且在與該托架插入孔15鄰近的部分形成螺栓插通孔16。底板部12的軸向外側面中,螺母17熱熔鉚接固定在該螺栓插通孔16的開口周緣部。而且,將構成傳感器托架14的、棒狀(圓柱狀或者四方柱狀等)的托架主體部18,插入到托架插入孔15內,其中,托架主體部18在其末端部包埋有由裝入了霍爾元件等磁檢測元件和波形整形電路的IC構成的傳感器。進一步,將插通在設置于該托架主體部18的基端部的安裝凸緣部19和螺栓插通孔16的螺栓20與螺母17擰合。由此,將傳感器托架14支承固定在軸承蓋8。
在以上這樣的帶旋轉速度檢測裝置的滾動軸承單元1的使用時,利用未圖示的螺栓將固定設置在外圈2的外周面的固定側凸緣5相對于懸架裝置結合固定,并且利用設置在該旋轉側凸緣6的柱狀螺栓將車輪固定在固定設置于輪轂3的外周面的旋轉側凸緣6。由此,車輪相對于懸架裝置被旋轉自如地支承。若車輪在該狀態下旋轉,則配置在編碼器13的被檢測面的S極與N極交替通過被托架主體部18的末端部保持的傳感器的附近。其結果是,在傳感器的檢測部內流動的磁通的密度變化,使其輸出信號變化。這樣傳感器的輸出信號變化的頻率與車輪的轉速成比例。因此,如果將該輸出信號發送至未圖示的控制器,那么能夠適當控制ABS(Antilock Brake System,防抱死制動系統)、TCS(Traction ControlSystem,牽引力控制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精工株式會社,未經日本精工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102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