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球囊導管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80008115.2 | 申請日: | 2016-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062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佐野嘉彥;大山靖;比惠島德寬 | 申請(專利權)人: | 尼普洛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黃剛;車文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管 | ||
提供一種新型的球囊導管,能夠相對于球囊以高的尺寸精度和優(yōu)良的形狀適應性形成附加地設置到球囊的附加結構,諸如刀片和增強構件。在設有可擴張/可收縮球囊(14)的該球囊導管(10)中,在導管(12)的遠端側上,通過電鑄等,將具有規(guī)定圖案的附加結構(36)直接形成到球囊(14)的內周面(34)上和/或外周面(82)上。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球囊導管,該球囊導管是一種醫(yī)療器械,包括在軸的遠端側上設置的球囊,被用于各種治療,諸如通過被插入在身體管腔(像血管)中的經(jīng)皮血管成形術和支架手術。
背景技術
球囊導管被已知作為一種用于在管腔(像血管)中經(jīng)皮治療病變部位的醫(yī)療器械。如日本未審專利公布JP-A-H05-084304(專利文獻1)、國際專利申請的日本國內公布JP-A-2008-509749(專利文獻2)、國際專利申請的日本國內公布JP-A-2008-519654(專利文獻3)等中所公開,對于球囊導管,球囊被設置在應從身體的外部插入在管腔中的軸的遠端側上。球囊能夠通過在位于身體的外部的軸的近端側處對加壓流體的供應和排放操作而擴張和收縮。該球囊導管使得一些治療成為可能,這些些治療例如:使用球囊來擴張血管的狹窄部;相對于被擴張的狹窄部的支架遞送和留置;以及用被布置于球囊的外周上的刀片在鈣化部分中切開。
球囊導管的球囊要求的特性取決于具體目的等而不同。例如,當需要大力以便擴張管腔時,球囊的壁需要大的耐壓性。為在血管的鈣化部分中切開,必須在球囊的外周上設置高硬度的刀片。
為了響應于這些要求,例如可設想:通過材料改變或增厚球囊來改善耐壓性,或者通過球囊的形狀改變而將呈凸起形狀的刀片部一體地形成于外周上。
然而,借由通過材料改變或增厚球囊來改善耐壓性,或者借由通過球囊的形狀改變來形成刀片部等,可能難以充分獲得所要求的特性。例如,球囊可能被增厚并因此被硬化以便實現(xiàn)所要求的耐壓性,以致使通過病變部的通過性能等劣化。
國際專利申請的日本國內公布JP-A-2009-513299(專利文獻4)公開了一種球囊導管的結構,其中具有在其周壁上刺穿的通孔的樹脂增強管被插入在球囊中用于增強。然而,該球囊導管難以制造,因為制造不僅需要模具和專用設施來獨立于球囊地形成樹脂增強管,而且還需要球囊與樹脂增強管的精確尺寸匹配。由于樹脂增強管必須在管體的周壁上被刺穿,所以形狀的自由度小,從而也難以高度達成如球囊導管所要求的各種特性。
背景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JP-A-H05-084304
專利文獻2:JP-A-2008-509749
專利文獻3:JP-A-2008-519654
專利文獻4:JP-A-2009-513299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試圖解決的問題
針對上述背景作出了本發(fā)明,并且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以大的自由度高度滿足取決于用途的各種要求的具有新穎結構的球囊導管。
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fā)明的第1模式提供一種球囊導管,包括被設置于軸的遠端側上的球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囊的內周面和外周面中的至少一個的表面上,通過直接形成設置具有規(guī)定圖案的附加結構。
在根據(jù)該模式的結構的球囊導管中,所述附加結構被直接形成于所述球囊的表面上,由此能夠與球囊形狀精確對應地提供附加結構。所述附加結構的形狀能夠以大的自由度被設定于所述球囊的表面上,而不像專利文獻4中所公開的傳統(tǒng)結構那樣限制管形狀。因此,還能夠有利地實現(xiàn)所述球囊導管的所要求的特性。
本發(fā)明的第2模式提供根據(jù)第1模式的球囊導管,其中所述附加結構被形成于所述球囊的所述內周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尼普洛株式會社,未經(jīng)尼普洛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081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