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丁二烯制造系統及丁二烯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80004019.0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11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小間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積水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7C1/20 | 分類號: | C07C1/20;B01J23/20;B01J23/46;C01B3/38;C07B61/00;C07C11/167;C10K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11105 | 代理人: | 張濤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丁二烯 制造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丁二烯制造系統及丁二烯的制造方法。
本申請基于2015年1月13日在日本申請的特原2015-4460號,主張優先權,在此引用其內容。
背景技術
1,3-丁二烯等丁二烯作為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等原料而使用。通常,丁二烯通過由石油合成苯乙烯時副產的C4餾分提純而得到。
然而,近年來,由來源于生物質的原料合成的生物乙醇作為石油替代原料而備受注目。例如,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使用催化劑由乙醇制造丁二烯的方法。
但是,如專利文獻1,使用催化劑從乙醇中得到丁二烯的方法中,工業上收率并不是充分得高。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3/125389號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以高收率制造丁二烯的丁二烯制造系統及丁二烯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丁二烯制造系統(裝置)具備:氣體制備裝置,其對原料進行加熱而制備含有氫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乙醇化裝置,其設置于所述氣體制備裝置之后,使含有氫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與第一催化劑接觸,得到乙醇;丁二烯化裝置,其設置于所述乙醇化裝置之后,使所述乙醇與第二催化劑接觸,得到丁二烯;送回機構,其將在所述丁二烯化裝置中副產的氫送回至所述乙醇化裝置。
本發明的另外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丁二烯制造系統(裝置)具備:氣體制備裝置,其對原料進行加熱而制備含有氫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乙醇化裝置,其設置于所述氣體制備裝置之后,使含有氫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與第三催化劑接觸,得到乙醇;丁二烯化裝置,其設置于所述乙醇化裝置之后,使所述乙醇與第二催化劑接觸,得到丁二烯;送回機構,其將在所述丁二烯化裝置中副產的氫送回至所述乙醇化裝置。
優選所述送回機構具備連接所述丁二烯化裝置和所述乙醇化裝置的配管。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丁二烯的制造方法包括:
氣體制備工序,對原料進行加熱而制備含有氫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乙醇化工序,使所述混合氣體與第一催化劑接觸,得到乙醇;
丁二烯化工序,使所述乙醇與第二催化劑接觸,得到丁二烯;
送回工序,將在所述丁二烯化工序中副產的氫送回至所述乙醇化工序。
本發明的另外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丁二烯的制造方法包括:
氣體制備工序,對原料進行加熱而制備含有氫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乙醇化工序,使所述混合氣體與第三催化劑接觸,得到乙醇;
丁二烯化工序,使所述乙醇與第二催化劑接觸,得到丁二烯;
送回工序,將在所述丁二烯化工序中副產的氫送回至所述乙醇化工序。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的丁二烯制造系統能夠以高收率制造丁二烯。
根據本發明的丁二烯的制造方法,能夠以高收率制造丁二烯。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丁二烯制造系統的一個例子的示意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丁二烯制造系統的另外的例子的示意圖。
標記說明
1、2丁二烯制造系統
10、10A 氣體制備裝置
12、12A 乙醇化裝置
14、14A 提純裝置
16 丁二烯化裝置
18 送回機構
20、20A 氣化爐
22、22A 轉化爐
24 反應管
26 氣液分離器
41~43、45~47配管
44 排出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的術語的定義在本說明書及專利要求的范圍內適用。
“將氫送回到乙醇化裝置”是包括如下的方式:送回至在乙醇化裝置之前,基于由所示的平衡反應,被送回的氫未被消耗的部分中的方式的意思。例如,還包括如下的方式:將氫送回到連接于氣體制備裝置和乙醇化裝置的配管的、混合氣體的溫度為低于上述平衡反應偏向一氧化碳的溫度(例如1000~1200℃)的溫度(例如200~800℃)的部分。
“將氫送回到乙醇化工序”還包括如下方式:將氫送回到乙醇化工序之前的、混合氣體的溫度低于上述平衡反應偏向一氧化碳的溫度的階段(例如混合氣體的溫度為200~800℃的階段)。
“原料”是指能夠通過加熱得到含有氫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的有機物,包括生物質、有機性廢棄物等原料固態物;和天然氣、廢氣等原料氣體這兩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積水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未經積水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040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