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膝關節中頻可調節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323477.4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660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謝平金;柴生颋;鄧銘聰;陳鴻泰;史桐雨;林智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平金;陳鴻泰 |
| 主分類號: | A61F5/05 | 分類號: | A61F5/05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龐學哲,胡輝 |
| 地址: | 510405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膝關節 中頻 調節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用于醫療康復輔助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膝關節中頻可調節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損傷后,膝關節穩定性下降,其防止脛骨前后移位的作用減弱。前、后交叉韌帶損傷后,為了防止進一步的損傷以及加快韌帶的愈合,最重要是有良好的固定。為了協助膝關節損傷后的治療、恢復,人們對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發明了相關的膝關節治療固定裝置,例如,傳統的石膏固定雖然能提供堅實的固定作用,但由于不能調節膝關節的角度,不利于恢復后期韌帶的拉伸訓練。現有的膝關節治療固定裝置,對膝關節的損傷治療、恢復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結構比較復雜,重量大,成本高,使用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造型美觀,持久耐用,佩帶方便舒適的膝關節中頻可調節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膝關節中頻可調節固定裝置,包括可通過大腿腿圍調節裝置綁縛在大腿兩側的第一大腿長度調節板和第二大腿長度調節板以及可通過小腿腿圍調節裝置綁縛在小腿兩側的第一小腿長度調節板和第二小腿長度調節板,第一大腿長度調節板和第一小腿長度調節板之間以及第二大腿長度調節板和第二小腿長度調節板之間均通過關節相連,大腿腿圍調節裝置和小腿腿圍調節裝置上均設有中頻治療裝置,所述中頻治療裝置包括設在大腿腿圍調節裝置和小腿腿圍調節裝置內側面的電極片和與所述電極片通過導線相連的控制器。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控制器上設有可調節中頻強度的檔位。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沿第一大腿長度調節板和第二大腿長度調節板設置兩個大腿腿圍調節裝置,在靠近關節的大腿腿圍調節裝置上設有中頻治療裝置,沿第一小腿長度調節板和第二小腿長度調節板設置兩個小腿腿圍調節裝置,在靠近關節的小腿腿圍調節裝置上設有中頻治療裝置。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大腿腿圍調節裝置包括連接在第一大腿長度調節板和第二大腿長度調節板間的第一彈力帶,所述第一彈力帶的一端設有第一針扣,另一端設有第一橡膠帶,第一橡膠帶上設有可與第一針扣配合鎖緊的第一插針孔,所述小腿腿圍調節裝置包括連接在第一小腿長度調節板和第二小腿長度調節板間的第二彈力帶,所述第二彈力帶的一端設有第二針扣,另一端設有第二橡膠帶,第二橡膠帶上設有可與第二針扣配合鎖緊的第二插針孔。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大腿腿圍調節裝置在第一大腿長度調節板和第二大腿長度調節板的內側均設有第一護墊,小腿腿圍調節裝置在第一小腿長度調節板和第二小腿長度調節板的內側均設有第二護墊,所述關節的內側均設有膝蓋護墊。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大腿長度調節板和第二大腿長度調節板均包括與關節相連的第一套板和與第一套板相連的第一芯板,所述第一套板上設有第一螺栓孔,沿所述第一芯板設有若干第一長度調節孔,所述第一螺栓孔內設有可固定鎖緊插入第一套板內的第一芯板的第一長度調節螺釘,兩個大腿腿圍調節裝置分別設在第一套板和第一芯板上;所述第一小腿長度調節板和第二小腿長度調節板均包括與關節相連的第二套板和與第二套板相連的第二芯板,所述第二套板上設有第二螺栓孔,沿所述第二芯板設有若干第二長度調節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內設有可固定鎖緊插入第二套板內的第二芯板的第二長度調節螺釘,兩個小腿腿圍調節裝置分別設在第二套板和第二芯板上。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關節包括大腿轉盤、小腿轉盤、鎖緊螺栓和鎖緊螺母,所述大腿轉盤和小腿轉盤上設有調節軸孔,所述鎖緊螺栓穿過大腿轉盤和小腿轉盤的調節軸孔后通過鎖緊螺母將大腿轉盤和小腿轉盤緊固,大腿轉盤和小腿轉盤在配合面上設有可相互嚙合的齒形結構。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大腿轉盤上設有與第一套板固定連接的大腿連接座,所述小腿轉盤上設有與第二套板固定連接的小腿連接座。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小腿轉盤上設有刻度表,大腿轉盤在大腿連接座上設有可與刻度表配合而顯示第一套板和第二套板所成夾角的指示針。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大腿轉盤和前壁轉盤相鄰齒形結構轉動夾角為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平金;陳鴻泰,未經謝平金;陳鴻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3234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