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氨綸紡絲用懸臂式生頭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308616.6 | 申請日: | 2016-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975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京玉;宋理正;董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B3/00 | 分類號: | B62B3/00;B62B5/00 |
| 代理公司: | 煙臺智宇知識產權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37230 | 代理人: | 李增發 |
| 地址: | 264006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絲 懸臂 式生頭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懸臂式生頭車,應用于氨綸生產中紡絲工段。
背景技術
目前,氨綸生產中為提高紡絲效率,廣泛使用多頭紡絲,在多頭紡絲、尤其是40頭紡絲時,因受高度和長度限制,無法設置操作平臺,生頭難度較大,導致停線恢復生產時效率不高,耗時較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氨綸紡絲用懸臂式生頭車,可方便移動,利用紡絲設備空間創造操作平臺,提高氨綸紡絲生頭效率,降低操作難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氨綸紡絲用懸臂式生頭車,包括連接支架1、操作臺2、下部支架3、踏板4、前輪6和后輪7,操作臺2在上,與之平行的兩個下部支架3在下,中間由連接支架1將操作臺2和下部支架3端部連接在一起,連接支架1、操作臺2和下部支架3圍成空間可容納多頭紡絲裝置的下部裝置,操作人員可在操作臺2上對上部裝置進行生頭操作。每個下部支架3與連接支架1連接的一端下部裝有后輪7,另一端下部裝有前輪6,前輪6和后輪7可前后運動,可方便移動生頭車,將后輪換為萬向輪可使生頭車更自由的移動。連接支架1的與操作臺2連接面的背面裝有踏板4,可根據高度需要設置1-4階踏板,方便操作人員登上操作臺2。
為進一步增強懸臂式操作臺支撐強度,可在操作臺2和下部支架3中間安裝加強支架8。
為生頭車移動操作方便,可在連接支架1或踏板4上安裝推手9。
為方便操作臺2上人員觀察車下情況,操作臺2和踏板4可采用鋼格板材料制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懸臂式生頭車使用,操作人員方便快捷進行操作,充分利用現場空間,避免對卷繞機踩踏損傷卷繞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其中:標號1為連接支架,起連接作用;
標號2為操作臺,在平臺上操作;
標號3為下部支架;
標號4為踏板,用于操作人員上操作臺;
標號6和標號7為下部支架上安裝的前后移動輪;
標號8為加強連接件,為生頭車可選增強部件;
標號9為可選推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氨綸紡絲用懸臂式生頭車,包括連接支架1、操作臺2、下部支架3、踏板4、前輪6和后輪7,操作臺2在上,與之平行的兩個下部支架3在下,中間由連接支架1將操作臺2和下部支架3端部連接在一起,連接支架1、操作臺2和下部支架3圍成空間可容納多頭紡絲裝置的下部裝置,操作人員可在操作臺2上對上部裝置進行生頭操作。每個下部支架3與連接支架1連接的一端下部裝有后輪7,另一端下部裝有前輪6,前輪6和后輪7可前后運動,可方便移動生頭車,將后輪換為萬向輪可使生頭車更自由的移動。連接支架1的與操作臺2連接面的背面裝有踏板4,可根據高度需要設置1-4階踏板,方便操作人員登上操作臺2。為進一步增強懸臂式操作臺支撐強度,可在操作臺2和下部支架3中間安裝加強支架8。
生頭車帶有移動輪件6、7,由操作人員推到現場操作位置,操作人員由踏板件4上到操作臺件2,在操作臺件2上進行生頭作業。
結合圖2描述利用生頭車對一個40頭紡絲裝置的生頭場景。
8為紡絲機架,9為操作人員,10為懸臂式生頭車,11為卷繞機。
懸臂式生頭車下部支架3深入到機架8下部的卷繞機11內,操作人員9由踏板上到懸臂式生頭車操作臺2上,進行生頭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3086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