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偏振板組及液晶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307949.7 | 申請日: | 2016-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489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松本壽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化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 | 分類號: | 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偏振 液晶面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可以在高溫環境下抑制液晶面板的翹曲的偏振板組、以及使用了該偏振板組的液晶面板。
背景技術
近年來,耗電低、在低電壓下動作、輕量并且薄型的液晶顯示器作為攜帶電話、攜帶信息終端、計算機用的監視器、電視等信息用顯示設備急速地普及起來。隨著液晶技術的發展,提出了各種各樣模式的液晶顯示器,響應速度或對比度、窄視角之類的液晶顯示器的問題逐漸得以消除。另外,隨著移動用的液晶顯示器的普及,對于液晶面板也要求薄且輕。
隨著液晶面板的薄型化,出現了如下等問題,即,因在高溫環境下貼合于液晶單元的偏振板的收縮而使液晶面板翹曲,從而無法收納于最終產品的殼體中。
為了抑制此種液晶顯示面板的翹曲,以前開發出了如下的方法,即,通過變更配置于液晶單元的觀察側和液晶單元的與觀察側相反一側(背面側)的偏振板的厚度,來抑制液晶顯示面板的翹曲。例如,日本特開2012-58429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如下的方法,即,通過使配置于液晶單元的觀察側的偏振板的偏振膜(本實用新型中所說的偏振膜)的厚度小于配置于液晶單元的背面側的偏振膜,來抑制液晶顯示面板的翹曲。
另外,日本特開2013-37115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提出過如下的方法,即,通過使觀察側的光學層疊體中所含的偏振膜(本實用新型中所說的偏振膜)比配置于觀察側相反一側的光學層疊體中所含的偏振膜厚5μm以上,來抑制液晶面板的翹曲。但是,對于液晶面板的翹曲的抑制,改良的余地仍然很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5842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37115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在高溫環境下抑制液晶面板的翹曲的偏振板組、以及將該偏振板組貼合于液晶單元而成的液晶面板。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法
[1]一種偏振板組,是配置于液晶單元的觀察側的觀察側偏振板與配置于液晶單元的背面側的背面側偏振板的組,
所述背面側偏振板具有層疊亮度提高膜與吸收型偏振板而成的構成,從配置于所述液晶單元的背面側時與所述液晶單元接觸的表面到所述亮度提高膜的距離為100μm以下,
將所述觀察側偏振板在85℃加熱100小時時的吸收軸方向的尺寸變化率與將所述背面側偏振板中所含的吸收型偏振板在85℃加熱100小時時的吸收軸方向的尺寸變化率的比為0.62以上1.25以下。
[2]根據[1]中記載的偏振板組,其中,所述觀察側偏振板及所述背面側偏振板分別具有偏振膜,
所述觀察側偏振板所具有的偏振膜的厚度和所述背面側偏振板所具有的偏振膜的厚度均為15μm以下。
[3]根據[1]或[2]中記載的偏振板組,其中,所述觀察側偏振板的吸收軸與所述液晶單元的長邊方向大致平行,所述背面側偏振板的吸收軸與所述液晶單元的短邊方向大致平行。
[4]一種液晶面板,其包含液晶單元、和[1]~[3]中任一項記載的偏振板組,
在所述液晶單元的觀察側配置有所述觀察側偏振板,在所述液晶單元的背面側配置有所述背面側偏振板,在85℃加熱240小時時的翹曲量的絕對值為0.5mm以下。
實用新型效果
根據本實用新型,可以消除液晶面板在高溫環境下的翹曲,可以獲得即使在高溫環境下也能夠收納于最終產品的殼體中的液晶面板。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偏振板組的優選的層構成的例子的示意剖面圖。
圖2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偏振板組的優選的層構成的例子的示意剖面圖。
圖3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偏振板組的優選的層構成的例子的示意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所用的反射偏振膜的一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適當地使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偏振板組及使用了該偏振板組的液晶面板進行說明,然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受這些實施方式限定。
本實用新型的偏振板組由觀察側偏振板30和背面側偏振板60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未經住友化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30794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