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油水分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306430.7 | 申請日: | 2016-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281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方征;侯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右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0 | 分類號: | C02F1/40;C02F1/36;C02F1/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顧進 |
| 地址: | 210012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水 分離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水分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油水分離器。
背景技術
油水分離器是工業上常用的含油水處理設備,在化工、油田、煉廠等行業應用廣
泛。油和水為互不相溶的兩類液體,根據工藝或環境保護的要求必須將其進行分離。油水分
離常用的方法有重力法、吸附分離、氣浮分離等,其中,重力法應用較為普遍,其利用油和水的重度差異,通過重力沉降作用,實現油水的分離。
當油相分離出來后,通過出油裝置將油排出,現有技術中出油通常是通過出油管來實現的,通常在油水分離器的箱體上設有出油管,當油分離出來后,通過出油管將油排出,這種結構的出油裝置使出油仍含水較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水分離器,保證了進入集油槽的油始終為罐內表面的浮油,提高了收集的油品的濃度。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油水分離器,包括罐體,所述的罐體內設置氣浮裝置和集油器,所述的集油器包括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內筒,上下開口的外筒、滾珠絲杠副和固定外筒體上的支撐架,所述的滾珠絲杠副的螺母固定于支撐架上,滾珠絲杠副的絲桿下端穿過支撐架與內筒頂端相連,內筒的下部插入外筒內并能相對于外筒上下滑動,所述的內筒上部側壁上設置有進油口,該進油口與罐體內相連通,外筒的下部伸出罐壁與罐體外集油槽相連。
其中,所述的氣浮裝置包括設置于罐體底部的飽和溶氣水進管,該飽和溶氣水進管與飽和溶氣水罐相連,該飽和溶氣水罐與空氣壓縮機相連。
優選地,所述的飽和溶氣水進管由若干根相互平行且等間隔設置的飽和溶氣水支管和與飽和溶氣水支管相連通且垂直于飽和溶氣水支管設置的飽和溶氣水主管構成,所述的飽和溶氣水主管與飽和溶氣水罐相連。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飽和溶氣水支管上設置多個出水口,該出水口沿飽和溶氣水支管軸向均勻布置。
所述的超聲波凝油裝置包括由超聲波發生器、換能器、變幅桿和工具桿組成 ,所述的工具桿設置于罐體內,工具桿穿出罐壁外與設置于罐體外的變幅桿的相連,變幅桿通過換能器與超聲波發生器相連,工具桿與管壁之間設置密封彈性元件。
為了更方便將帶動內筒相對于外筒上下運動,所述的外筒的內壁上開有兩條開口相對的豎直軌道,所述的內筒的外壁上相對應的位置設有可沿兩條豎直軌道上下滾動的滾輪。
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在罐體內安裝了集油器,在滾珠絲杠副的帶動下,內筒可相對于外筒進行上下滑動,從而保證集油器的進油口隨油水界面上下調整 ,始終抽取罐內表面的油相,從而提高了進入儲油槽內的油品的濃度。
2、本實用新型集超聲波凝油和氣浮分離除油為一體,含油污水在超聲波的作用下振動,由于大小不同的粒子具有不同的振動速度、油滴像話碰撞、粘合、體積得到增大,隨后,在通過氣浮裝置向含油污水中通入飽和溶氣水,凝結的油滴附著在氣泡上,隨氣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從而完成油水更好分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參見圖1,
一種油水分離器,包括罐體1,所述的罐體內設置氣浮裝置和集油器,所述的集油器包括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內筒2,上下開口的外筒3、滾珠絲杠副4和固定外筒體上的支撐架5,所述的滾珠絲杠副4的螺母固定于支撐架5上,滾珠絲杠副4的絲桿下端穿過支撐架4與內筒3頂端相連,內筒2的下部插入外筒3內并能相對于外筒3上下滑動,為了更方便將帶動內筒相對于外筒上下運動,所述的外筒3的內壁上開有兩條開口相對的豎直軌道14,所述的內筒的外壁上相對應的位置設有可沿兩條豎直軌道上下滾動的滾輪15;所述的內筒2上部側壁上設置有進油口5,該進油口6與罐體1內相連通,外筒3的下部伸出罐壁與罐體外集油槽16相連。
其中,所述的氣浮裝置包括設置于罐體底部的飽和溶氣水進管7,該飽和溶氣水進管7與飽和溶氣水罐8相連,該飽和溶氣水罐8與空氣壓縮機9相連。優選地,所述的飽和溶氣水進管由若干根相互平行且等間隔設置的飽和溶氣水支管和與飽和溶氣水支管相連通且垂直于飽和溶氣水支管設置的飽和溶氣水主管構成,所述的飽和溶氣水主管與飽和溶氣水罐相連;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飽和溶氣水支管上設置多個出水口,該出水口沿飽和溶氣水支管軸向均勻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右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右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3064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