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次口徑子彈的速度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305045.0 | 申請日: | 2016-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309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蔡玄龍;沈超明;呂瑋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P3/66 | 分類號: | G01P3/6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曉靜 |
| 地址: | 21200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口徑 子彈 速度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次口徑子彈的速度測量裝置,屬于子彈測速領域。
背景技術
氣炮是直接使用壓縮狀態下的氣體作為原驅動力推動彈丸在炮膛中加速的一種設備,主要用于材料基本特性和爆炸物理學等方面的研究。彈托,是隨著彈藥技術的發展產生的,為了提高子彈的穿甲能力,一般使用大口徑炮來發射小口徑彈,即次口徑彈,但要使次口徑彈適合大口徑輕氣炮,就要使用彈托。彈托屬于子彈的“消極”質量,所以彈托質量要盡可能輕,同時當子彈飛離炮膛時,要求彈托能迅速地與子彈分離,使彈托對子彈的干擾達到最小,這時需要一種彈托分離裝置。在子彈離開彈托分離裝置后,子彈的初速度會有一定的損耗,但若要研究子彈對于不同結構的破壞力,如何有效地測量出子彈離開彈托分離裝置后的初速度也極為關鍵。
目前,現有的氣動分離彈托雖然可省去附加裝置對彈托分離,且能改善子彈外彈道性能但分離所需的路徑較長(10米以上),不適合小型靶艙。小型靶艙進行彈托分離一般采用強制分離,最常見的彈托和彈托分離裝置是圓柱形彈托和小孔式彈托分離裝置。圓柱形彈托和小孔式分離裝置雖然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但有兩個缺點:1.彈托所占質量相對較大,會減小子彈的出膛速度;2.彈托在與彈托分離裝置接觸后會改變原有路徑,存在一定的危險。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采用的錐形孔攔截裝置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子彈彈道的穩定性。
目前子彈測速裝置主要有光幕式測速裝置,紅外測速裝置,高速攝像機測量以及絲網測速等方法。光幕式測速裝置和紅外測速裝置共同的缺點是精度不夠高,用于實驗測量誤差較大。光幕式測速裝置對光源的要求相當苛刻,只能在室外天氣晴朗時或者室內沒有閃爍的光源下測量,若在靶艙內進行子彈速度的測量,我們需要對其另外補光,所以用于狹窄密閉空間測量,該裝置相對復雜且可靠性偏低。紅外測速裝置對環境要求較高,測試環境中碎小紙片等顆粒物都會對測試結果產生影響。高速攝像機測量法相對精確,但對拍攝環境要求較高,過暗的環境會影響拍攝,從成本考慮,投入也較大。絲網測速法每次都需要對打斷的絲網進行更換,相對成本較高且更換繁瑣。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次口徑子彈的速度測量裝置,通過子彈擦過塑料片從而帶動金屬片折彎,貼在金屬片上的應變片同時產生信號傳輸至超動態應變儀,計算兩個應變片響應時間的差值,從而計算出子彈的速度,裝置巧妙,測量準確。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次口徑子彈的速度測量裝置,包括靶艙,靶艙的兩端分別安裝有前端蓋和后端蓋,在前端蓋上安裝有彈托分離裝置,彈托分離裝置外套有圓筒,圓筒與Z字形安裝架連接,在Z字形安裝架上依次安裝有兩個凹型支座,在凹型支座內固定有金屬片,在金屬片的頂端插入有塑料片,在金屬片的根部安裝有應變片,應變片與超動態應變儀連接,在靶艙內安裝有后支架,后支架上安裝有靶板;所述彈托分離裝置上安裝有彈托,在彈托分離裝置外罩有保護套,保護套一端套在炮管上。子彈在彈托中為間隙配合,間隙量保證在0-0.02mm范圍內。使得子彈在彈托分離裝置內完全穩定后脫離。
作為優選,所述彈托分離裝置內設有通孔,該通孔包含三段,第一段為錐形口,中間段為校正段,中間段的入口直徑為子彈直徑的1.5~1.6倍,中間段的出口直徑比子彈直徑大0.1~0.2mm,第三段為圓柱段。
作為優選,所述校正段為子彈長度的3~4倍,第三段的長度為子彈長度的5倍及以上。
作為優選,所述圓筒與彈托分離裝置之間設有彈簧墊圈。
作為優選,所述金屬片為紫銅片或鋁片。
作為優選,兩個金屬片的間距為10±1cm。
作為優選,所述彈托的前端設有不通孔,不通孔內夾持有子彈,彈托的后端設有圓柱凹槽,彈托外徑最大值比炮管內徑小0.1~0.2mm。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次口徑子彈的速度測量裝置,通過子彈擦過塑料片從而帶動金屬片折彎,貼在金屬片上的應變片同時產生信號傳輸至超動態應變儀,計算兩個應變片響應時間的差值,從而計算出子彈的速度,該裝置在室內室外以及光不同光照條件下均可以準確完成測試,裝置巧妙,測量準確。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中彈丸與彈托即將進入彈托分離裝置的示意圖。
圖2本發明中彈丸與彈托分離后示意圖。
圖3本發明的彈托示意圖。
圖4本發明的彈托分離裝置示意圖。
圖5為圓筒結構圖。
圖6為凹型支座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科技大學,未經江蘇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3050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