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磁輪無反向間隙永磁非接觸前進驅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304596.5 | 申請日: | 2016-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812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孫鳳;張琪;金俊杰;趙文輝;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N11/00 | 分類號: | 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智龍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鐵軍 |
| 地址: | 110870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磁輪無 反向 間隙 永磁 接觸 前進 驅動 裝置 | ||
1.雙磁輪無反向間隙永磁非接觸前進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伺服電機(5)、傳動單元(4)、驅動輪(2)和鐵質導軌(1);驅動輪通過傳動單元與伺服電機相連為一體,驅動輪圓周表面均勻鑲嵌有永磁塊(3),鐵質導軌(1)設置在驅動輪(2)上方且與驅動輪(2)不接觸,鐵質導軌(1)為凸齒徑向截面呈圓弧狀且不帶有永磁鐵的鐵質齒條部件;驅動輪(2)靜止時最上方的永磁塊(3)與鐵質導軌(1)的凸齒位置成一角度α,使導軌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消除驅動輪(2)與圓弧狀凸齒的鐵制導軌(1)之間的反向間隙,且通過改變伺服電機(5)的位置或調節驅動輪(2)凸齒與鐵制導軌(1)凸齒之間的角度α或改變驅動輪(2)與導軌(1)的相對位置(L1和L2),在一定范圍內調節驅動力閾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磁輪無反向間隙永磁非接觸前進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導軌凸齒為圓弧形,其凹槽槽寬與凸齒齒寬相同,而導軌寬度與正下方的驅動輪等寬;驅動輪為兩個,驅動輪靜止時最上方的永磁塊與各自所對應的鐵質導軌(1)的凸齒成一定偏轉角度α,但兩個驅動輪的偏轉角度方向相反,兩驅動輪(2)上的永磁鐵為圓柱狀結構,該圓柱狀結構鑲嵌在驅動輪(2)圓周使,驅動輪(2)外沿形成凸齒和凹槽結構,圓柱狀結構對鐵制導軌(1)凸齒的吸引力相同,并使其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磁輪無反向間隙永磁非接觸前進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驅動輪材料為不導磁鋁制合金,在驅動輪外圓周表面均勻相間布置凹槽,在槽內鑲嵌圓柱形永磁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磁輪無反向間隙永磁非接觸前進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鐵質導軌(1)的齒間距與驅動輪槽間距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磁輪無反向間隙永磁非接觸前進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圓柱形永磁鐵為釹鐵硼材料的永磁鐵,該圓柱形永磁鐵在直徑方向上對半磁化,一半為N極,一半為S極,所有永磁鐵的磁極方向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磁輪無反向間隙永磁非接觸前進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雙磁輪與導軌之間有一定間隙,并且雙磁輪的旋轉方向相同,可以確保磁輪與導軌無反向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工業大學,未經沈陽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30459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