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母接端子以及電連接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21261966.1 | 申請日: | 2016-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595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沈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龍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13/11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44237 | 代理人: | 陽開亮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qū)***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端子 以及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連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母接端子以及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電連接器,用于連接兩電導線,包括母接端子和公接端子,母接端子包括母端導線部、與母端導線部連接的母端插接部以及冠簧,母端插接部開設有插孔,冠簧置于插孔中,公接端子插接于冠簧的冠孔,冠簧的外壁與插孔的孔壁電接觸,冠簧的內壁與公接端子的外壁電接觸。在母接端子中,冠簧通過彈性恢復力與插孔的孔壁彈性抵觸來實現冠簧與母端插接部的連接,而由于冠簧通常是用金屬片彎曲形成,為開口環(huán)結構,這樣,冠簧在其自身的彈性恢復力的作用下,常出現過小或過大的問題,其中,如冠簧的彈性恢復力過小,會導致冠簧從插孔中脫落出來,而如冠簧的彈性恢復力過大,冠簧容易出現疲勞屈服,從而失去彈性,然后從插孔中脫落出來,也即是冠簧容易從插孔中脫落出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母接端子,其旨在解決冠簧容易從插孔中脫落出來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母接端子,包括與電導線電連接的母端導線部、與所述母端導線部連接的母端插接部以及冠簧,所述母端插接部具有第一插孔,所述冠簧置于所述第一插孔中,所述母接端子還包括導電套管,所述導電套管的管壁與所述第一插孔的孔壁貼合設置,所述冠簧的外壁與第一插孔的孔壁電接觸,所述導電套管包括管本體,以及連接于所述管本體中背離所述母端導線部的管端并向管內凸設的第一卡止環(huán)。
可選地,所述導電套管還包括連接于所述管本體中朝向所述母端導線部的管端并向管內凸設的第二卡止環(huán)。
可選地,所述第一卡止環(huán)和第二卡止環(huán)的間距大致等于所述冠簧的長度。
可選地,所述冠簧至少設有二個,所述導電套管的數量與所述冠簧的數量對應設置。
可選地,所述第一卡止環(huán)和第二卡止環(huán)的內徑略大于所述冠簧的外徑。
可選地,所述第一卡止環(huán)在其內環(huán)面且遠離所述第二卡止環(huán)的端部設有第一環(huán)形引導斜坡;
和/或,所述第二卡止環(huán)在其內環(huán)面且遠離所述第一卡止環(huán)的端部設有第二環(huán)形引導斜坡。
可選地,所述母端導線部設有供所述電導線插接的第二插孔。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包括公接端子,以及上述的母接端子。
基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導電套管的設置,在具體使用時,將冠簧放置到導電套管管內,再利用第一卡止環(huán)對冠簧的卡止,第一卡止環(huán)限制冠環(huán)從導電套管脫離,從而防止冠簧從第一插孔內脫離。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母接端子的分解狀態(tài)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母接端子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母接端子中導電套管的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提供的母接端子的剖視圖;
圖5是圖4的分解圖。
附圖標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龍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龍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2619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連接器
- 下一篇:適用于高電壓大電流的電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