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機液冷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21192275.0 | 申請日: | 2016-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372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敬才;張勝川;徐循進;湯亞男;許力文;莊朝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9/19 | 分類號: | H02K9/19;H02K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82 | 代理人: | 宋寶庫,張智軼 |
| 地址: | 中國香港中環(huán)夏愨*** | 國省代碼: | 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機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發(fā)電機和電動機領域,具體提供一種電機液冷結構。
背景技術
電機的應用范圍較廣,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我國推動制造業(yè)轉型升級,在各種智能制造領域中,以電機為動力并進行驅動控制的自動化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在這種趨勢下,各行業(yè)的設備對電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電機在長時間的運轉過程中產生的溫升問題制約著電機的高效運行,而且溫升問題也會降低電機的使用壽命。
為了保證電機的可靠運行,需要在電機運行的同時給電機降溫。目前給電機降溫的手段主要包括自然冷卻、風冷和液冷等形式。相比之下,液冷降溫的效果較好。對于液冷降溫中的水冷電機而言,機殼和轉軸通常采用相對獨立的冷卻通道。如將冷卻液通入電機機殼的內部通道,帶走機殼內側的電機定子產生的熱量。與此同時將冷卻液通過機殼外接的轉子冷卻管通入電機轉軸內孔,帶走電機轉子產生的熱量。但此種從機殼外接冷卻管到轉軸內孔的冷卻方式因外接零部件多,增加了生產成本和管理難度。且存在結構復雜和工藝性差的缺陷,不能通用于同系列的、不同長度的鐵芯。
相應地,本領域需要一種新的電機液冷結構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即為了解決轉子冷卻管外接零部件多,結構復雜,工藝性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機液冷結構,其中該電機包括機殼和端蓋,所述機殼和所述端蓋形成有腔體,所述腔體內設置有轉軸、環(huán)繞式固定于所述轉軸的轉子、環(huán)繞于所述轉子的定子以及盤繞于所述定子上的定子繞組。所述機殼中設置有第一冷卻通道,所述轉軸內設置有第二冷卻通道,所述端蓋內部設置有端蓋進液通道和端蓋出液通道。所述第一冷卻通道經(jīng)所述端蓋進液通道與所述第二冷卻通道的進液端連通,所述第二冷卻通道的出液端經(jīng)所述端蓋出液通道與所述第一冷卻通道連通。所述第一冷卻通道被通入冷卻液以便對所述電機進行冷卻。
在上述電機液冷結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端蓋進液通道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端蓋進液孔與轉子進液孔,所述端蓋進液通道經(jīng)所述端蓋進液孔與所述轉子進液孔分別與所述第一冷卻通道和所述第二冷卻通道連通。所述端蓋出液通道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轉子出液孔與端蓋出液孔,所述端蓋出液通道經(jīng)所述轉子出液孔與所述端蓋出液孔分別與所述第二冷卻通道和所述第一冷卻通道連通。
在上述電機液冷結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機殼中沿周向設置有若干條軸向通道,在將所述端蓋安裝至所述機殼的情形下,所述若干條軸向通道首尾依次相連通,形成所述第一冷卻通道。
在上述電機液冷結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端蓋進液通道和所述端蓋出液通道之間具有夾角,且所述端蓋進液孔與所述端蓋出液孔同時與所述若干條軸向通道中的一條軸向通道連通。
在上述電機液冷結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端蓋進液孔與所述端蓋出液孔分別與所述若干條軸向通道中的兩條軸向通道連通。
在上述電機液冷結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端蓋與所述機殼連接的一側設置有多個弧形的環(huán)狀密封槽,所述弧形的環(huán)狀密封槽與相鄰的兩條首尾相連通的所述軸向通道對應。
在上述電機液冷結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端蓋進液孔與所述端蓋出液孔位于同一個所述弧形的環(huán)狀密封槽中。
在上述電機液冷結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弧形的環(huán)狀密封槽內設有O型密封圈。
在上述電機液冷結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所述電機是電動汽車的驅動電機。
在上述電機液冷結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機殼上還設置有進液口與出液口,并且所述進液口上設置有進液管,所述出液口上設置有出液管,冷卻液經(jīng)所述進液管流入所述第一冷卻通道,并經(jīng)所述出液管流出所述第一冷卻通道。
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的是,在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端蓋上設置端蓋進液通道與端蓋出液通道,并且端蓋進液通道與端蓋出液通道將第二冷卻通道與第一冷卻通道循環(huán)連通,使得冷卻液一部分流經(jīng)第一冷卻通道對機殼和定子進行冷卻,另一部分流經(jīng)端蓋進液通道流至第二冷卻通道,再流經(jīng)端蓋出液通道返回至第一冷卻通道,對轉子進行冷卻。這種水冷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工藝性好,減少了外接水管等零部件的安裝,從而節(jié)省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尤其適用于電動汽車等對電機性能要求較高的應用場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機液冷結構的第一結構示意圖(端蓋進液通道可見);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機液冷結構的第二結構示意圖(端蓋出液通道可見);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機液冷結構的機殼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蔚來汽車有限公司,未經(jīng)蔚來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922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