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陸空三棲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192140.4 | 申請日: | 2016-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736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3 |
| 發明(設計)人: | 毛鞠盛;王云;陳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航空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F5/02 | 分類號: | B60F5/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達專利事務所36111 | 代理人: | 劉凌峰 |
| 地址: | 33006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陸空 三棲油電 混合 動力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飛機動力系統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水陸空三棲油電混合動力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還未有水上飛機能夠在陸上行駛,且能夠在水中航行。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小型三棲運動飛機,能夠在陸上行駛,且能夠在水中航行。該實用新型,具有低油耗、低排放,安全性高等優點。該實用新型能夠為陸上行駛、水中航行提供動力。該實用新型可用于島上巡邏、旅游、資源開發等方面,涉及到很多領域,給生活和交通帶來很大的便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陸空三棲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應用于小型運動飛機,使之能夠用小馬力的活塞發動機替代原飛機中大馬力的活塞發動機,并且能夠使用電動機為陸上行駛和水上航行提供動力。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陸空三棲油電混合動力系統,主要包括:活塞發動機動力系統和電動機動力系統,活塞發動機動力系統包括活塞發動機,減速器和螺旋槳,電動機動力系統包括有蓄電池、控制器、第一電動機、第二電動機、水下螺旋槳、車輪。其特征在于:活塞發動機通過減速器與螺旋槳相連;蓄電池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連接著第一電動機和第二電動機,第一電動機連接著水下螺旋槳,第二電動機連接著車輪。通過控制器控制電動機轉速,電動機分別于車輪和水下螺旋槳連接;并為車輪與水下螺旋槳提供動力。
本實用新型所述,在陸上起飛時,第二電動機提供動力驅動車輪,為飛機滑跑起飛提供輔助動力。
本實用新型所述,在陸上行駛時,可由活塞發動機帶動螺旋槳和第二電動機驅動車輪,同時為飛機提供動力,或者由第二電動機單獨提供動力驅動車輪從而為飛機陸上行駛提供動力。
本實用新型所述,在水上起飛時,第一電動機提驅動水下螺旋槳,為飛機水上滑行起飛提供輔助動力。
本實用新型所述,在水上航行時,可由活塞發動機帶動螺旋槳和第一電動機水下螺旋槳,同時為飛機水上航行提供動力;或者由第一電動機單獨驅動水下螺旋槳為飛機水上航行提供動力。
本發明的優點是:充分發揮活塞發動機、蓄電池、電動機組合應用的優勢;具有減少油耗、低噪音;使用小馬力的活塞發動機代替大馬力的活塞發動機,提高經濟效益;能夠通過電動機單獨為陸上行駛提供動力和水中航行提供動力,或者由電動機和活塞發動機共同為陸上行駛提供動力和水中航行提供動力;也避免了因為發動機故障發生的事故,增加了安全性和突發事件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系統框架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系統框架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活塞發動機與螺旋槳連接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蓄電池與控制器連接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車輪與電機連接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水下螺旋槳與電機連接示意圖。
參照附圖,1為活塞發動機、2為減速器、3為螺旋槳、4為蓄電池、5為控制器、6為第一電動機、7為水下螺旋槳、8為第二電動機、9為車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水陸空三棲油電混合動力系統,主要包括:活塞發動機動力系和電動機動力系統,活塞發動機動力系統包括活塞發動機(1),減速器(2)和螺旋槳(3),電動機動力系統包括有蓄電池(4)、控制器(5)、第一電動機(6)、水下螺旋槳(7)、第二電動機(8)、車輪(9)。其特征在于:活塞發動機通過減速器與螺旋槳相連,蓄電池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連接著第一電動機和第二電動機,第一電動機連接著水下螺旋槳,第二電動機連接著車輪。
在陸上起飛時,活塞發動機(1)驅動螺旋槳(3)為飛機滑跑起飛提供主動力。同時第二電動機(8)提驅動車輪(9),為飛機滑跑起飛提供輔助動力。
在陸上行駛時,可由活塞發動機(1)驅動螺旋槳(3)和第二電動機(8)驅動車輪(9),同時提供動力驅動飛機向前行駛,或者可由第二電動機(8)驅動車輪(9),單獨為飛機陸上行駛提供動力。
在水上起飛時,活塞發動機(1)驅動螺旋槳(3)為飛機水上滑行起飛提供主動力。這時,第一電動機(6)驅動水下螺旋槳(7),為飛機滑行起飛提供輔助動力。
在水上航行時,可由活塞發動機(1)驅動螺旋槳(3)和第一電動機(6)驅動水下螺旋槳(7),同時為飛機水上航行提供動力;或者由第一電動機(6)驅動水下螺旋槳(7),單獨為飛機水上航行提供動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航空大學,未經南昌航空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921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