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顱骨鉆孔固定保護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191151.0 | 申請日: | 2016-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346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勝利;劉凱;吉宏明;胡濤;閆曉鵬;贠瑞瑞;周浪浪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勝利 |
| 主分類號: | A61B17/16 | 分類號: | A61B17/16;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 地址: | 030012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顱骨 鉆孔 固定 護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為一種顱骨鉆孔固定保護套。
背景技術
神經外科是主治由于外傷導致的腦部、脊髓等神經系統的疾病,例如腦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車禍致腦部外傷,或腦部有腫瘤壓迫需手術治療等。神經外科手術全國每年有數十萬臺計,手術種類有腦瘤切除術、動脈瘤夾閉術、腦出血清除術、腦損傷血腫清除術等,每種手術開顱均需要顱骨鉆孔,顱骨鉆有電鉆、手搖鉆,由于顱骨表面光滑,在鉆孔時顱鉆極易滑動,如果設定骨孔靠近肌肉時,鉆孔時很容易傷及肌肉,或者易把附近的腦棉片卷入,而且磨出的骨屑溢流在手術視野范圍內,容易堵塞吸引器。目前國內外市場上還沒有相應的顱骨鉆孔保護裝置,手術中往往需要多人幫忙、重復操作,不僅鉆孔位置會出現誤差,還會增加手術的風險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神經外科手術病人顱骨鉆孔過程中存在顱鉆容易滑動造成手術風險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顱骨鉆孔固定保護套。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顱骨鉆孔固定保護套,包括保護套主體,保護套主體為上下開口的圓柱體結構,其上端連有一注水嘴,其下部連有一把手,把手與注水嘴呈180度對稱分布,保護套主體表面設置有若干均勻布置的流出孔。
操作時,手持把手將保護套主體下口固定在顱骨的設定鉆孔位置,與顱骨表面接觸,可有效防止保護套主體滑動、移位,此時保護套主體四周的結構包括肌肉、腦棉片均被隔離在保護套主體外,將顱鉆從保護套主體上口放入,垂直骨面鉆孔,同時用注射器從注水嘴注入生理鹽水,防止鉆頭過熱,產生的骨屑留在保護套內,注入的多余生理鹽水由流出孔流出;鉆孔結束后,將保護套主體內的骨屑取出保存,待手術結束后放入骨孔內有利于骨孔骨痂修復,克服了神經外科手術病人顱骨鉆孔過程中存在顱鉆容易滑動造成手術風險的問題。
流出孔直徑為2mm,使得顱骨鉆孔手術中,在排除多余生理鹽水過程的同時將產生的骨屑留在保護套主體內。
保護套主體、注水口和把手的材質均采用醫用聚丙烯,杜絕了因材質問題引發的感染風險。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勢是:增強了神經外科手術中因顱鉆容易滑動造成手術風險的保護,且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安全實用、經久耐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保護套主體,2-把手,3-注水嘴,4-流出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顱骨鉆孔固定保護套,包括保護套主體1,保護套主體1為上下開口的圓柱體結構,其上端連有一注水嘴3,其下部連有一把手2,把手2與注水嘴3呈180度對稱分布,保護套主體1表面設置有若干均勻布置的流出孔4。
流出孔4的直徑為2mm;保護套主體1、注水嘴3和把手2的材質均采用醫用聚丙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勝利,未經陳勝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911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