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太陽能支架東西可調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186314.6 | 申請日: | 2016-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460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鐘永揚;蘭金永;張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博創漢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J2/52 | 分類號: | F24J2/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支架 東西 可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光伏板安裝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太陽能支架東西可調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太陽能支架上的太陽能光伏板大多為平板式的,角度不可調節,使其對陽光的吸收率較低,尤其是在斜坡、丘陵地區,影響了整個太陽能發電系統對太陽能的利用;而有的工程在安裝前先對地面進行整平再安裝,人工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太陽能支架角度不可調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太陽能支架東西可調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太陽能支架東西可調裝置,包括自上而下設置的上接頭和下接頭,上接頭包括水平設置的頂板和豎直設置在頂板下端的連接側板,下接頭包括水平設置的底板和豎直設置在底板上端的兩耳板,兩耳板之間的距離可供連接側板插入;連接側板上設有第一連接孔,兩耳板上均設有第二連接孔,第一螺栓先后穿過其中一個第二連接孔、第一連接孔、另一個第二連接孔后通過螺母鎖緊從而將上接頭、下接頭鎖緊連接。
作為優選,耳板外端面上設有防滑紋,螺母、第一螺栓頭部與耳板外端面之間均設有墊片,墊片與耳板外端面貼合的一面上設有防滑紋。
作為優選,第二連接孔為豎直設置的腰孔。
作為優選,還包括用于連接上軌道的第一連接件,太陽能光伏板固定連接在上軌道上。
作為優選,第一連接件包括壓塊、第二螺栓、安裝孔,安裝孔對稱設置在頂板兩側,第二螺栓自上而下穿過壓塊、安裝孔后通過螺母鎖在頂板上。
作為優選,壓塊一端設有向下凸出的凸緣、另一端設有向下凸出的壓部,凸緣的高度大于壓部的高度,壓塊以凸緣為支點進行旋轉。
作為優選,還包括用于連接下軌道的第二連接件,下軌道固定在太陽能支架上。
作為優選,第二連接件包括卡塊、第三螺栓、螺紋孔,螺紋孔對稱設置在底板兩側,第三螺栓上設有與螺紋孔配合的螺紋,第三螺栓自上而下穿過螺紋孔、卡塊后鎖在底板上。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在太陽能支架上設置一個東西可調裝置,因此可根據需要選擇是否使用東西可調裝置,不會影響太陽能支架的結構,適用已生產或已在使用的太陽能支架,無需再開發新的太陽能支架;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地況調整上接頭的頂板的旋轉角度,從而實現對太陽能光伏板進行調整所需角度(-60°至60°);適用于東西走向的斜坡和丘陵的安裝,東西可調裝置安裝在系統的三槽縱梁上,地面不需要整平就可以實現太陽能支架的安裝,大大節省人工成本。東西可調裝置是專門為配套而開發的部件具有東西方向旋轉可調節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結構圖。
圖2是圖1未設置第一連接件時的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部分裝置下軌道、部分裝上上軌道的結構圖。
圖4是圖3的A部放大圖。
圖5是圖3的B部放大圖。
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其中1—上接頭、2—下接頭、3—第一螺栓、4—第二螺栓、5—第三螺栓、6—螺母、7—墊片、8—防滑紋、9—上軌道、10—下軌道、11—頂板、12—連接側板、13—壓塊、14—安裝孔、15—凸緣、16—壓部、17—卡槽、18—卡塊、19—滑槽、21—底板、22—耳板、23—第二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
太陽能支架東西可調裝置,如圖1至圖5所示,包括自上而下設置的上接頭1和下接頭2,上接頭1包括水平設置的頂板11和豎直設置在頂板11下端中間的連接側板12,下接頭2包括水平設置的底板21和豎直設置在底板21上端的兩耳板22,兩耳板22以底板21的中心線為對稱軸對稱固定設置在底板21上。兩耳板22之間的距離可供連接側板12插入。
連接側板12上設有第一連接孔,兩耳板22上均設有第二連接孔23,第二連接孔23為豎直設置的腰孔,方便調節上接頭1的上下位置,便于調節上接頭1的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博創漢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博創漢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863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池的保護結構
- 下一篇:汽車電池模組中側拉板與拉桿的連接結構





